走进新年|当代散文|| 张爱玲( 二 )


记得张爱玲在《领着自己回家》那篇文章里有一个绝妙的比喻:某一天清晨,如果有一位社会学家来清扫街道,他就会发现,和丢掉的垃圾一样多的是“自己”。我不知道一位社会学家会不会大清晨跑去清扫街道,但我却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往往最先丢掉的就是“自己”,在自认为我到了“自己”的标准之后,便开始不断地去模仿,去学习。找到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什么是“自己”?张爱玲的解释是“受伤时抚平伤口的一只手,是内心深处常常发问的一种声音,是彼此相知又总被忽略的一位朋友,是没有任何伪装也不设防的另一个‘我’,是我们的灵魂”。也许在某一寂静的深夜,当你的心在刹那间弃去所有面具之后,你就会蓦然发现:这原来就是“自己”,便不再如含羞草,颤颤惊惊,不可触及;不再谨慎地回避“我很重要”;不再故意呈现若愚之状;不再延续那习惯忘却自己的悲哀。找到了自己,才会有方向,有动力,有不依赖他人给予的独立。接受别人的祝愿,充其量也只留下一片美好的回忆;而祝愿别人,又似嫌太轻松,也只是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祝愿自己吧!昂首挺胸,理直气壮。祝愿自己,才能看清起点,才能找到动力,才能勇气倍增,才能与希望同在。敢于祝愿自己,才敢伸出一个手指,与命运之神拉钩儿;敢于祝愿自己,才敢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敢于祝愿自己,才敢想潇潇洒洒走一回!
新年伊始,蓦然回首,切不敢再在“祝愿别人”的轻松中滑落年年岁岁;切不敢再在储存美好记忆时同时丢失自己,丢失自信,丢失那本属于自己灵魂的一个个贺信。用心灵画一张贺卡,来祝愿自己吧@!夺时代先声,方显出年青一代的魅力!
走进新年|当代散文|| 张爱玲
文章插图
“元旦”史话
“元旦”是世界所公认的公历纪元之称,我国则称之为“阳历”节日,是新年伊始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据考证,此名源于三皇五帝中的颛顼,约3000余年历史。由唐初房玄龄等撰写《晋书》上早就载有“以孟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而颛顼则以农历的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又合称“元旦”,故而“元旦”两字可算个词组,而且是一个“合成词”。
“元旦”之词还出于南朝·梁代萧子亏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在解释《春秋经》中的《公平传·隐公元年》上,曾精辟载道:“元年者何?君子始年也。”这就导出了“‘元’者,‘始’也,第一也”。
古代民间对“元旦”有种种趣称,汉代张衡《东京赋》上记述“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而《后汉书·陈翔传》中也明确地载有“时正旦朝贺……”;另《汉书·孔光传》上又精辟透彻地载述了“岁之朝,日三朝”,又被颜师古引伸注释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日三朝”来由。可是在晋代傅玄著的《朝会赋》上载述“采秦汉之旧仪,肇元正之嘉会”;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上有“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还有“正月三朔,是谓正月”。这就是“元旦”在历朝中的称为雅号。古代文人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极其精辟地记述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民间已俗称为“新年”,只是习惯地称呼阴历新年。古人朱俊声又极为精细地论述到:“日出地平谓之旦”,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美好的明天,寄于无限希望,更加美好的未来向我们在召唤!
其实古时有“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趣说,出现了金鸡报晓,迎来新一年“元旦”之日。从我国历朝起总把新年伊始,当作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良辰佳节来庆贺,故“元旦”就有一岁之首之称。于是“元旦”被称为“上日”、“首日”及“三元”之称谓!历朝所称的“元旦”之日各有千秋。《诗经》上称“元旦”两字;汉代则称其为“元正”;晋则称“元辰”;到南北朝时也称“元辰”……所以我国古代“元旦”独有月日之异。最早的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到商王朝却将“元旦”之日改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又提前到十一月初一;后来秦代再又将“元旦”提前至十月初一;直到汉武帝恢复夏历纪元法,“元旦”重又改回到正月初一。自唐以后,一直沿照此纪元法将“元旦”定于正月初一。最终直至辛亥革命胜利,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通电各省以公立纪元法,于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的元年“元旦”。而到新中国成立,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正式使用“公元纪年发”,向世界宣布公历(阳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改为传统佳节——“春节”。而外国“元旦”日则也很有趣,并非都在一月一日这一天。许多国家则以大自然的一些奇异现象为依据的。像非洲的埃及其“元旦”是在秋季;而南美阿根廷的“元旦”,却是在炎热酷暑的夏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