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孔子问礼老子”可信吗?简述围绕《老子》这部著作的众多谜题( 二 )


这两座墓穴中出土的《老子》,将这本书的诞生还原到了汉代以前的战国时期。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分为秦末汉初时的甲本和汉惠帝刘盈时的乙本,这两种版本都分为了两篇,与现在通行的《老子》相比,上下篇的顺序刚好相反,“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内容上与现在的《老子》大致相同,很多只是在用字上有些许不同。前面说到的“疏而不漏”与“疏而不失”的差异,在帛书《老子》乙本的记载上明确的写着“疏而不失”,这也是现在新的字典与教材中修正这句俗语的来源。
书中一部分解答了有关《老子》一书的诞生及流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尝试在不多的历史材料中缕清思路。书中另一部分则对《老子》内容中“道”的解读,“道”的理解,“道”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作品解读,希望通过作品反映出千年以前老子的思想。作为专研中国古代哲学的神冢淑子教授,她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最简单最干练的语言将《老子》推荐给日本的读者。在21世纪的迷茫中,人们重提《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和日本的书店中有各种学者对于《老子》的阐述,也有各种版本的《老子》。神冢淑子思考为什么我们现在还需要《老子》,或许在“道”的线索之中人们可以找到解决现代性问题的思路,从《老子》中找寻治愈我们身心的话语,重新找到生命的平衡。
_原题为:“孔子问礼老子”可信吗
文/洪宇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