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自1月8日奥密克戎突袭津城以来,天津迅速行动,防疫全面开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1400万人口多轮全员筛查,寒夜抗疫分秒必争,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画笔记录战“疫”故事,用心用情以“艺”抗“疫”。
教师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真实记录津城战“疫”时刻
1月11日,张耀来教授《天津战“疫”》系列速写作品记录了“大筛”工作,其中《守望相助》《排队等候的人群》《请出示健康码》《志愿者》《保障供应》等作品用生动、凝练的线条描绘战“疫”现场,“人人心手相牵,个个守望相助,让我倍加感动和赞佩。”张耀来老师在创作体会中说到。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 《天津战“疫”》 速写 张耀来
何元东教授有随笔速写的习惯,在社区筛查期间,便认真观察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何老师说:“因天气寒冷和现场管控,无法现场作画,但我在心里默写,还随手拍了一些照片留作资料。做完核酸,马上动笔,画了所见所闻。冷风中年轻医务人员认真敬业,社区工作人员的细心保障,志愿者们热情关照,市民排队井然有序的场景,令人感动不已。”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津城抗“疫”》 速写 何元东
姜中立教授为他的作品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冬寒暖意是美好》,这是本市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当天,姜老师即兴画的一幅很小的作品,画面内容是以社区居民排队等候核酸检测的场景。姜老师说:“社区核酸检测组织的非常好,居民们排队有序、积极、乐观,医护人员、志愿者服务周到、热情。这一场景体现了,人们面对疫情和寒冬的坦然。检测完毕回到家,找出画材开始了这幅画的创作,因为平时主要是在工作室画画,家里并没有更多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只有一些简单的素描和水彩材料,最后选择用水彩完成这件即兴小画。”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冬寒暖意是美好》 水彩 姜中立
袁文彬教授创作了布面油画作品《核酸》,这是他2022年的第一幅创作。1月11日,袁老师在创作随笔中写到:“疫情已经两年,大家一遍遍排着队在寒风中做核酸,和防疫人员的辛苦相比,这点困难算不上什么,新年将至,冬去春来,祈愿这样的日子尽快结束”。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核酸》 布面油画 袁文彬
梁广明副教授的水粉画《胜利在望》,画面内容非常丰富,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梁老师说:“抗击疫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医务工作者攻坚克难,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奋斗的场景描绘出来,画面中有一位女性医务工作者是我的夫人,她现在正在海河医院一线与奥密克戎奋战,我想用画笔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胜利在望》水粉 梁广明
刘悦副教授的布面油画作品《冬日里的一抹红色》,描绘了一群社区党员志愿者不畏严寒在社区值守。他们身着红色马甲,亮明党员身份,在党和国家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成为人民生命安全最贴身的守护者。刘悦在谈到创作体会时说:“绘画中的这群党员志愿者最突出的是一位年轻的社区党员,她手持记录本,站立在画面中心,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勇于担当。”画面中有象征意义的白雪,体现了艺术创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冬日里的一抹红色》(局部) 布面油画 刘悦
胡璟辉副教授用水彩的表现形式为医务工作者画像,他将该系列作品命名为《最美的人》,胡老师说:“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我参加社区的核酸检测,寒冬之夜的凌晨时分,医务工作者们任然挑灯夜战,为社区居民做核酸,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我。”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最美的人》水彩画 胡璟辉
胜利在望|迎战奥密克戎,天津美术学院师生用艺术记录津城战“疫”
文章插图
图:老教授郭津生创作的水彩画《2219晨?天津》,生动展现了2022年1月9日清晨志愿者和医务人员工作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