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乔致庸:格局,决定你的结局


文 | 王渤 · 十点邀约作者
在山西祁县乔家堡村 , 有座皇宫一样雄伟壮观的建筑 , 它是几代晋商传承的家园 , 是当今许多著名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 这就是乔家大院 。
一所民居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 , 让人们如此钟爱呢?
上世纪90年代 , 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 让我们看到这所大院对称的美 。
2006年 , 享誉海内外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在这里拍摄 , 大院因主人公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
去乔家大院旅游 , 大门上有块牌匾 , 刻着“福种琅嬛”四个字 , 是慈禧老佛爷题的 , 每个字值两万五千两银子 , 搁现在四个字值两千万 。
门上还有副对子 , 也值两千万 。
上联:子孙贤 , 族将大 。
下联:兄弟睦 , 家之肥 。
这是当时直隶总督 , 北洋大臣李鸿章给题的 。
这四千万 , 对于当时这所大院的主人乔致庸来说 , 只是九牛一毛。
富可敌国的乔致庸是晋商的领袖 , 更是人生的赢家 。
今天我们不读乔致庸 , 就不知何为商人 , 更不会知道 ,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 , 一介书生用资本撬动的仁义本色 。
力挽狂澜显本色
1818年 , 乔致庸出生在乔家大院 , 是有名的商贾世家 , 典型的富三代 。
幼年 , 父母先后去世 , 乔致庸由大哥大嫂抚养 。
家里的产业由大哥乔致广管理 。 乔致庸不喜欢经商 , 一心功读诗词歌赋 , 考取功名 , 走上仕途 , 期待能成为李白、杜甫那样的文人骚客 。
十七岁那年 , 乔致庸满怀信心参加太原乡试 , 打算一举夺魁 , 进而中进士 , 点翰林 , 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
可一个噩耗传来 , 彻底打碎了他的梦想 。
兄长乔致广因为包头的高粱霸盘生意失败, 急火攻心 , 一病不起 , 撒手西去 。
乔致庸悲痛欲绝 , 作为男人他必须接手家族这个烂摊子 , 盘活生意 , 才对得起祖父兄三代人的心血 。
当诗人的侠义豪情遇上商人的精明算计 , 必将引起中国的震动 。
晋商乔致庸:格局,决定你的结局
本文插图
祖父由走西口起家 , 乔家的店面大部分在包头 , 乔致庸明白 , 稳住包头的生意是关键 。
1838年 , 乔致庸北上包头 , 发现一个怪现象 。
有才能的伙计要辞职 , 没本事的掌柜不愿走 。 乔致庸非常心疼人才 , 查明情况 , 力排众议 , 说了三个字:“必须变 。 ”
乔致庸大刀阔斧地革新 , 提出了“顶身股” 。
意思就是:一个小伙计进入店里当学徒 , 三年后如果成绩合格 , 就成为正式员工 。
再勤勉工作十年后 , 如果成绩优良 , 没有任何失误 , 就拿到一二厘的身股 , 也叫“干股” 。
这种股份不能买卖 , 只能参与分红 。 只要员工表现良好 , 拿到的身股也会随着工龄增长 , 乔家可以养他一辈子 。
这种激励员工的制度一经推行 , 新老员工吃了定心丸 , 把乔家的生意当作自己的事业干 。
“乔氏集团”的伙计们有了股份 , 其他晋商的伙计听说后也纷纷跳槽加入“乔氏集团” 。
当今的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师承”乔致庸 , 让员工人人持股 , 可谓异曲同工 。
乔致庸稳定了自家员工 , 又吸引了外来人才 , 并靠乔家长年积累的诚信声誉贷款 , 在包头的生意起死回生 。
随后 , 乔致庸在“复盛公”、“复盛全”的基础上 , 又投资六万两银子开设了复字号当铺、粮店、钱铺等产业 。
后来又把生意扩张到呼和浩特等地 , 经营日用百货、皮毛、酒店等 , 一张遍布西北的商业网络 , 在“乔氏集团”的努力下发展壮大 。
你肯为别人打伞 , 别人才愿为你遮风挡雨 。
经商如此能赢得人心 , 做人何尝不是呢?
疏通茶路 , 是乔致庸又一个重大决定 , 这是一步险棋 , 弄不好命都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