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获全胜不收兵——辽宁走出“三色”脱贫路

  新华社渖阳1月16日电题:不获全胜不收兵——辽宁走出“三色”脱贫路

  13.25万人脱贫 , 128个贫困村销号 , 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此间举行的辽宁省人代会公布了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 。 这意味着这个老工业省份的贫困村全部销号 , 贫困县全部摘帽 。

  从产业扶贫“造血”解决“两不愁” , 到政策扶持落实“三保障” , 记者采访了解到 , 辽宁以别具特色的精准举措 , 走出一条“三色”脱贫路 。

  “火红”:找准痛点“造血”拔穷根

  辽宁并非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 , 但也有不少地处偏远、自然禀赋条件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村落 , 要想拔掉穷根 , 就得靠干部群众扑下身子 , 找准路子 , 形成一批富民产业 。

  地处辽西喀左县的老爷庙镇平房子村 , 过去村组织软弱涣散 , 村里账目混乱、负债累累 , 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83人 , 贫困发生率11.2% 。

  2016年 , 乡里找到在外打拚十余年 , 已小有成就的企业老板魏春柏 。 回到家乡 , 魏春柏手把手领着村民们种植菊芋 , 扣日光暖棚 , 建光伏电站……

  “产业脱贫不能没有启动资金 , 有了资金也不能不研究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 。 ”如今已带领全村贫困户脱贫的魏春柏说 , 产业红红火火 , 村里就有了远离贫困的“造血机” 。

  在辽宁 , 很多村落像平房子村这样 , 在脱贫攻坚资金撬动下 , 采取村里领办专业合作社 , 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开展合作等形式 , 贫困户靠劳动获得了收入 , 还能享受持续分红 。 2019年 , 辽宁省各级各部门落实产业扶贫资金17.8亿元 , 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11个 , 惠及贫困人口62.96万人 。

  在开原市林丰乡魏家村 , 一排排香菇长势喜人 。 两年前 , 村里经多方考察 , 发现这里的温度与湿度适宜香菇生长 , 在扶贫资金支援下建起了40栋香菇大棚 。

  因丈夫瘫痪多年而陷入贫困的村民郭颖 , 如今已是合作社的技术能手 , 倒垛、扒袋、采菇、注菌样样娴熟 。 “仅2019年就收入2万多元 , 日子总算有盼头了!”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