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人间,托塔天王李靖是怎样成为大唐军神的?( 七 )


文章插图
李靖凭着一生征战的赫赫功勋,为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间,由于盐泽道总管高甑生贻误军机受过李靖责备,这货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旧将就串谋诬告李靖谋反,一下子就撞到了李世民的枪口上。说李靖谋反不是缺心眼吗?他要那么喜欢谋反,当初何必去告御状,玄武门之变时又干嘛亲自不操刀上阵呢?现在七老八十了,还谋个球反啊?李世民很快查明真相,将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旧将流放边疆了事。
这件大案虽然被李世民轻松化解了,但依然在年老的李靖心头留下阴影,树大招风、功高不赏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在回到京师后,李靖就阖门自守,杜绝宾客,即便亲戚亦不得妄进。
李世民因为吐谷浑之战进封李靖为卫国公,这也是后人称李靖为李卫公的由来。李世民还允许李靖世袭濮州刺史,只是因他故并未落实。
之后的李靖基本就在闲居与尊荣中度过。期间,他的妻子去世,李世民诏令按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的旧例,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形状,以此表彰李靖殊勋。再之后,李靖的画像出现在太极宫凌烟阁,位列第八。作为一个中途入伙的异类,李靖能够后来居上,绝对是凭实力和功绩说话的。
这期间唯一让李靖闹心的就是其长子李德謇与太子李承乾交好,不慎卷入太子谋反事件。本来判处流放岭南,李世民特旨改配江南吴郡。等到李靖死后,李德謇蒙赦回京继承爵位,立刻又翻身作了主人。这一切自然都是李靖的荫庇。
李世民|在人间,托塔天王李靖是怎样成为大唐军神的?
文章插图
公元644年,李世民亲自去李靖府中问疾,厚加赏赐之余,又晋其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李世民准备亲征高句丽,特意把李靖召入宫中问道:“您南平吴会,北定突厥,西安吐浑,只有东边的高句丽没有征服,想不想再陪朕东游呢?”此时的李靖年过七旬,疾病缠身,闻言却眼冒精光道:“臣仗陛下天威,偶有微功,现在虽已风烛残年,只要陛下不嫌弃,老臣愿意从征。”李世民怜其老病,没有同意。后来,李世民征高句丽过于慎重,未采用李道宗的奇袭计划,以致未竟全功,这让李靖未免有些遗憾。
李世民|在人间,托塔天王李靖是怎样成为大唐军神的?
文章插图
公元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同样病重的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李世民声泪俱下地对李靖说:“您是朕的故人,对国家有功。如今病到这种地步,朕为您感到担忧。”不久,李靖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九岁。伤心不已的李世民下诏,赠其司徒、并州都督,赐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号为“景武”。之后,在唐朝推出的历代功臣榜上,李靖始终都是第一等的,直到晚唐,皇威不振、国难思良将的唐廷更是有意无意地将其神化,最终经过民间疯狂脑补,使其由凌烟阁中的第八功臣摇身变成高高在上,威镇寰宇的天庭神帅。
李靖留下过多部军事著作,可惜大多已散佚,只有《李卫公兵法》作为《武经七书》传于后世。李靖在书中阐释了自己的军事思想:战前要做好准备,战时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强调先谋而后战,不谋而战,无异于“驱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狼虎”;论述攻守之势是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但在“敌将多谋,戎卒辑睦,令行禁止,兵利四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时,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其持久”;揭示出“奇正相变”才是“奇正”理论的精髓,只有“奇正皆得”者,才是辅国良将,只有能够做到“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才能达到“正亦胜,奇亦胜”的作战目的。正是因为李靖在军事谋略方面有如此多的谠论灼见,且运用得法,才能成就军神传奇。由是观之,李靖的封神名至实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世民|在人间,托塔天王李靖是怎样成为大唐军神的?】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