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沿滩兴隆 田间地头涌动文化热潮( 二 )


“鞭炮响心欢畅,福禄寿来喜满堂,亲朋好友来相聚,添光添彩添吉祥……”不久前,在卫星村一村民的80岁生日宴会上,兴隆场社区文艺队应邀带来了歌伴舞《祝寿歌》等文艺节目。近年来,兴隆镇一些文艺队伍还踏上了“商演”道路,虽然每个“演员”挣到的不过是一点面包、矿泉水费,却促进了该镇群众文艺活动蓬勃开展。
全国最大的陶印生产地
在龙吟陶文创基地生产车间,采访人员见到陈瑶精心研磨完一枚老虎造型的印坯后,又拿起一枚雄鸡造型的印坯继续研磨。她像绣花一样仔细、认真,旨在让经手的陶印造型更逼真、表面更光洁。虽然可以带回家做,陈瑶还是喜欢每天来车间工作。
龙吟陶文创基地有两栋房子,相距不足20米,却分属两个村,生产车间属于舒滩村,产品展示厅属于先锋村。
龙吟陶文创基地的艺术总监周弋寒,是我市为数不多的几名职业书画家之一,是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版画家、篆刻家。随着优质印石资源日渐枯竭,周弋寒看中了传统金石印章最佳替代品陶瓷印章的市场前景。
“从近代出土的大量陶印、封泥证明,陶印的出现早于铜印、玉印,只是由于当时的烧制条件限制,不够细腻、光洁而逐渐被淘汰。”周弋寒说,与传统金石印章相比,陶印不但造型多样,在价格方面还有巨大优势。全国篆刻爱好者超过50万人,书法及绘画爱好者则超过了5000万人,陶印潜在巨大市场需求。他曾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尤其是多次前往“中国(西部)陶都”荣县。无奈,荣县30多家制陶企业,没有一家有建设陶印生产基地的意愿。
周弋寒是一名致公党党员。2019年,时任兴隆镇党委书记的罗宁,曾在市委统战部工作,他十分了解周弋寒。当年7月,罗宁得知先锋村有一家砖厂后,为两者牵线。烧制砖与烧制陶是两码事,连烧坯的设备都不一样,砖厂负责人的儿子尹启原却对陶印非常感兴趣。
尹启原与周弋寒确定合作建设陶印文创基地后,一边建造房屋,一边走访陶业发达地区。通过考察,尹启原了解到全国专业从事陶印生产的仅有10多个家庭作坊,而且多是生产中低端产品。陶印在产品精细度以及种类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坚定了他进入该行业的决心。
2020年12月,投资500多万元的龙吟陶文创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国最大的陶印及相关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交流基地。“‘龙吟’是取‘大声吟啸’之意;‘龙’既指自贡恐龙之乡,又是‘兴隆’的‘隆’的谐音,吟是‘尹’的谐音。”周弋寒说。
龙吟陶文创基地,除了总监周弋寒负责陶土质量、产品造型设计、市场预测外,还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70多名篆刻家、10多名陶艺家做支撑。陈瑶等近20名生产者多是当地村民,被分批派往江苏宜兴接受专业培训。他们各司其职,一团平淡无奇的陶土经过塑性、印胚、修胚、上釉、烧制等多道工序,最终变成了一方方精美的陶印。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生产陶印3万多枚,造型多达70余种,通过电商以及篆刻行业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遗憾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品难以运输到市场需求极大的日本、韩国。
龙吟陶文创基地正策划举办全国性的陶印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并面向普通消费者开发产品。该基地计划除了在景德镇设立工作室,还拟和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建立联系,为雕塑系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自贡网采访人员 蒋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