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人员 范明昱 王雅雯 济南报道
【 秧歌|“拯救”民俗文化,300年“梆鼓秧歌”在济南历城重焕新生】男子打“梆”(售豆腐用的叫卖工具)、女子甩“包”(做豆腐用的包布)、小妞敲“鼓”,这类必须由三种角色参演,走位变化全以“做豆腐”为生活情境的山村民俗舞蹈,称之为叫“梆鼓秧歌”。
腊八过后,采访人员第一次在历城文化馆三楼的舞蹈排练室,看到了这种独特的小众舞蹈。在此之前,这类起源于历城区港沟街道有兰峪村,流传于民间300多年的民俗艺术,曾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数次濒临绝境。幸运的是,如今它终以恢复原貌,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2009年,梆鼓秧歌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历城区启动“文化历城”建设,历城民歌、木板大鼓、梆鼓秧歌同时被作为首批“非遗”保护对象。2021年,济南市印发《济南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更是将梆鼓秧歌列入非遗活态传承工程之一。透过对其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观察,本篇报道在勾勒梆鼓秧歌重生之路的同时,期待以此个案带动更多民俗文化保护与创新,探索更加鲜活灵动的传承路径。
文章插图
梆鼓秧歌舞蹈排练现场
寻找“传承人”:
组一支民间队伍,让“秧歌梦”延续和发芽
2020年8月,历城区文化馆做了一个重磅决定,通过本馆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全区群众公开招募梆鼓秧歌队员。
“身体健康,形象气质俱佳,有舞蹈基础者优先”的招募基本条件,着实惊喜到了当时65岁的刘京双。由于拥有7年老年大学经历,并在王舍人街道恒大城社区艺术团教学,这让刘京双很快通过报名,去到了舞蹈排练现场。
她的印象里,当天排练室来了50多个人,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的高强度学习,让一半多的报名者体力不支放弃下来,刘京双一直坚持到最后。“听说这里有专业老师,所以特别想学。”最开始的刘京双,对梆鼓秧歌仅仅有个模糊印象,“毕竟它失传太久了。”
刘京双的这句总结没有错,采访人员在查找梆鼓秧歌历史渊源时发现,它最早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一以卖豆腐为生的张姓人家。豆腐谐音“都福”,被认同是吉祥的象征。每逢佳节特别是春节来临之际,梆鼓秧歌队伍便会出现在大街之上,敲着跳着舞着,为乡亲们送去祝福。
时间来到1930年以后,由于连年战争造成兵荒马乱,人们生活艰难无心办玩,梆鼓秧歌随之失传。追随着中国的鼎革之变,梆鼓秧歌几经转辗走到20世纪90年代,并在港沟文化站原站长何希清的组织帮助下,寻找到了有兰峪村知晓此舞的何玉海老人,至此,失传近70年的梆鼓秧歌终于被挖掘整理、练习排演,开启自己重见天日后的生命空间。
如枯木逢春般,重生后的梆鼓秧歌1999年首次走出历城表演,就在“99国庆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上引起极大反响。2000年11月更是在首届全国广场民间歌舞大赛中一举夺得“桂花金奖”,并被应邀进京演出。
没落后的辉煌来之不易,可几年前梆鼓秧歌却再次进入迷茫期。“何希清老人年事已高,梆鼓秧歌队伍由于松散管理,能够表演者也寥寥无几。”历城区文化馆馆长田延青表示,正是基于此原因,历城区开始持续性尝试努力,企图让这一表演形式重新回到舞台和大众视野。
2020年组建而成的梆鼓秧歌表演队伍就是其尝试之一,队伍肩负着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使命,每名队员是传承人,也是守梦者。
文章插图
谢永惠(图中)27岁,是梆鼓秧歌队伍中的年轻一员
抓住“大众心”
“死保”变“活保”,让旧情怀打动新时代的人
民俗舞蹈,总有一种欢喜感。采访当日,阳光照在干净宽敞的排练室内,每名队员都沉浸在绵密的温暖中,谢永惠手持纱巾挥手舞动,刚柔并济,韵味十足。
她27岁,是历城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是梆鼓秧歌队伍中的年轻一员。“这种民俗舞蹈更贴近平民百姓生活,跳起来很容易释放内心的快乐。”谢永惠唱戏7年,学戏之路尤为艰苦,梆鼓秧歌对她来说,学起来容易,但想同古代劳动人民感同身受,还差点火候。
这种火候,是新时代的年轻人和民俗文化间的代沟。如何打破代沟,用年轻人的“新颖”传播古老文化,让传统情怀植入现代人心中,历城区一直在其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上打磨深造。
- 韩慧英|见证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调”的前世今生
- 周易|让日常生活美起来|隐于市的“江湖人”,午休一小时仗剑走天涯
- 上海|“佳士得上海”迁入新址 外滩再添艺术新空间
- 猪肝|甘甜不上火,护肝又滋补——和“红嘴绿鹦哥”一起迎接初春的暖阳吧!
- 中共一大纪念馆|“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开启全国巡展!
- 丸子|这是菜市场“最脏”的3种菜,再便宜也不要买,你却天天端上桌
- 艺术培训|德州市文化馆2022年“德艺课堂” 春季公益艺术培训开始招生!
- 文化节|沪上首家传统文化传承中心——“北站传统文化传承中心”揭牌成立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清华大学|美术馆嵌入产业园,上海打开“科创+文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