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王帅 通讯员 王运菲 马翠薇
社区环境治理,重在人人参与。东城街道“邻里+”计划,通过发掘社区居民力量,不断进行小区环境优化升级,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文章插图
社区“微美化” 提升“大幸福”
小区环境好不好,首先就看绿化美不美。小区的绿化不仅有滞尘降噪、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更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河社区居民康永玲发现小区绿化带内有一些坏死的树墩,绿化带内也因长期踩踏导致土地裸露,个别楼前还存在毁绿种菜的现象。为了改造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绿化,康永玲提报了“幸福滚滚 花果飘香”项目。活动吸引了20余家亲子家庭参与,共种植花草36株,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她还把土地裸露的绿地分割成块,由附近的居民认领,种植花草和果树,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养护绿植成长。
社区环境得到了改善与美化,社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环境更美了,居民的心也更近了。社区绿化和美化为居民们打造出更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微美化”提升居民的“大幸福”。
文章插图
垃圾分一分 生活美十分
金水社区是老旧小区,个别居民环保意识不强,观念陈旧,垃圾投放不定时、不规范,甚至对于垃圾分类的常识有些人还不清楚,垃圾分类关乎社区里的每个人。“一开始我们进行垃圾分类指导有些居民是不理解的,但是慢慢的,大家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看着自己居住的社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环保,也越来越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非常自豪,也很骄傲,苦点累点都值了。”常红说。
常红是十位“金水大妈志愿者”中的一员,也是“邻里+”项目“垃圾分类 金水大妈来指导”的发起人。垃圾分类开始后,她们每天五点到七点驻守社区垃圾桶边,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截至目前,已经开展桶边垃圾分类指导700余天。
日常走访入户时,她们会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耐心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有关知识,当好垃圾分类指导员。通过开展多种多样化的宣传、抓两头带中间、实行奖励机制等有效的措施,引导居民从日常小事开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成习惯。
如今,金水社区内垃圾分类的参与度达到80%以上,居民都能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并且准确将垃圾分类。通过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垃圾分类的‘金水模式’,打造出垃圾分类的‘金水样板’。
文章插图
居民齐动手 楼道“美如画”
东城街道辖区内有不少小区是老旧小区,建成时间久,部分楼道出现了墙皮脱落、碱化严重等问题,既不美观,还存在安全隐患。“破窗效应”影响下,楼道杂物堆积情况日益严重,墙面污渍也逐渐增多,给小区卫生治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面对此类问题,居民以2021年“邻里+”计划为契机,提报了金湖社区“减碱家佳‘N’次方”,生态谷社区“楼道创可贴”,安宁社区“红色网格‘动’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等项目。“楼道创可贴”项目申请人王杰在充分调研小区楼道墙面内存在的具体问题后形成问题清单,对5个楼道进行粉刷,整改完毕后不但从视觉上美观,更从深层上完善基层社区治理,让居民更有归属感,通过小小的“缝缝补补”创造“漂漂亮亮”的楼道环境。
“红色网格‘动’起来、红色文化‘活’起来”项目除了对楼道墙壁进行粉刷外,还以红色物业文化墙、红色文化展示牌、垃圾分类宣传小展板等形式,从“微设计、微改造、微治理”入手,按照“一单元一主题”“一楼道一特色”的理念,汇聚网格各方力量,打造“党员先锋”“孝老爱亲”“书香雅苑”等主题楼道。强化党建引领,激发红色活力,打造红色楼道文化,宣传红色物业,助力推动社区红色物业服务质量,小楼道撬动大文明。
文章插图
【 社区|东城街道开展“串联居民力量 共创美丽社区”活动】变废为宝创意生活
自垃圾分类条例实施以来,软件园社区掀起了别样的“节约风潮”,社区居民韩新红申报了“变废为宝·创意手工”项目。通过小手工创作、转转市场、垃圾分类现场教学等各种形式,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向居民宣传、普及垃圾分类、节能低碳和资源循环利用知识,引导居民自觉养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良好习惯。
- 三村村|小礼堂大能量,桐乡市高桥街道叩开共同富裕新大门,展现小镇生活美
- 社区|潍城区“非遗进社区 文化润万家”系列活动让群众幸福满满
- 志愿服务活动|“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 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华林坪社区
- 宣讲员|浙江海宁:周王庙社区开展青少年垃圾分类宣传趣味活动
- 市北区|向阳花开,市北区敦化路街道多措并举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 书签|蚌埠:护苗2022绿书签行动进社区
- 京绣|崇外街道参与东城区冬奥文化广场文艺演出活动
- 甘泉路街道图书馆|12万册藏书就在家门口!普陀这的图书馆升级啦
- 陈小兵|冬奥会火炬捐赠给双奥社区,火炬将开展社区传递
- 图书|乡村孩子在丰溪街道阅览室享阅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