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参股 智己汽车亮相 BAT“赛”车谁更强?( 二 )


至此 , BAT在互联网汽车赛道完成集结 。 而没有直接造车的互联网公司 , 如美团、小米、字节跳动等 , 也通过投资的方式 , 投资理想、小鹏、蔚来 , 间接进入造车赛道 。
另外 , 早在2016年7月 , 上汽集团就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了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 目前业内常听到的Yu-nOSAuto操作系统(斑马系统)首次进入汽车 , 成为车的数据引擎 。
在业内人看来 , 软件定义汽车 , 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的战略共识 , “软件将是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基础与核心” 。
另外 , 河南一经销商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造车新势力在汽车市场上 , 不仅要面对车辆质量是否过硬的考验 , 还要在细节设计和服务质量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 否则很难持续与传统燃油车企“抢蛋糕” 。
互联网与传统车企“双剑合璧”能否解决量产问题?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采访人员在现场了解到 , 智己汽车采取先预定 , 在一定周期后交付的方式 。
近年来 , 新能源车常常存在延期交付的问题 。 随着智己汽车的亮相 ,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更为关注 , 并期待通过三巨头的联手 , 能够解决新能源车不能如期交付的消费痛点 。
【阿里参股 智己汽车亮相 BAT“赛”车谁更强?】长期以来 , 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 , 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主攻无人驾驶、新能源和智能化三个方向 。 但早期由于新势力缺乏造车基因和历史积累 , 重设计理念、轻技术积累的它们常被业界质疑是“PPT造车” 。 目前 , 多数造车新势力最大的挑战是难以量产 。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 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三家在2020年上半年的销量分别是1.4万辆、9500辆、4698辆 , 相比上半年国产汽车1025.7万辆的销量 , 新造车势力的占比微乎其微 。
事实上 , 造车新势力企业无法量产交付现象的背后 , 是一系列长期制约因素的集中体现 。 新车无法量产 , 造出来的车质量问题频发 , 这对造车新势力厂商来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瓶颈 。 不难看出 , BAT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传统汽车厂商联手合作 , 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弊病 。 相对于百度与腾讯来说 , 阿里巴巴入局的智己汽车 , 或将成为最先接受市场考验的造车新势力 。
特斯拉对手在中国?新能源车企或面临又一次洗牌
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中 , 来自美国的特斯拉虽然看似一骑绝尘 , 但掌门人马斯克却表示:“特斯拉最具竞争力的公司可能诞生于中国 。 ”
2021年1月1日 , 特斯拉官方毫无征兆地发布新车 , 且新款ModelY相比之前曝出的价格直降十几万元 。 这番大动作的背后 , 亦是对中国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预判与防御 。
2020年12月31日 ,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通知》指出 ,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的基础上退坡20% , 并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随着补贴的退坡 , 新能源汽车企业或将有一次新的洗牌 , 能够留在牌桌上的很可能是具备综合实力的玩家 。 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竞争与品牌之争将愈加激烈 , 是否在关键零部件、自主创新与自主定价层面掌控主导权将成重要护城河 。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 , 这些市场的变幻 , 也让互联网造车呈现新趋势 。
一是传统车企与造车新贵即将迎来深度融合 。 造车新势力一般会把汽车外形做得非常酷炫 , 相关的附加功能做得非常有趣 , 但汽车除了先进性还要保证安全 。
“汽车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 。 不是从公开的供应链厂商购买到相关的产品 , 就能组装成一台合格汽车的 。 各种元件之间的配合和整个体系的优化 , 才是一家汽车厂商最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 ”一业内人士表示 。
二是亟须破解电池技术难题 。 蔚来汽车于1月9日召开年度发布会 , 超1000公里的技术成为消费者瞩目的亮点 。 2021年的寒冬 , 在对新能源汽车的调侃“开空调车到不了公司 , 不开空调人到不了公司”背后 , 实际上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在安全性能、损耗速度、充电速度、续航能力等方面的期待 。 这种期待也让有“电池茅台”之称的宁德时代市值大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