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人王慧峰:守护心脏的“铅衣巧匠”
文章插图
王慧峰 (右 二 )查 房时 , 翻看患者的病例 。徐方伟 薛富强 摄
时值隆冬 , 太钢总医院胸痛中心手术室门前的走廊里 , 挤满了患者家属 。 不时有人踮起脚尖 , 伸长脖子 , 透过手术室的玻璃门 , 向里面望去 。
心内科主任王慧峰上午一连做了三台手术 , 忙完已过了中午饭点 。 脱去厚重的铅衣 , 助理递过来一件缝住衣兜的白大褂 。
推门出来 , 王慧峰被患者家属团团围拢 。 “放心 , 手术很成功 。 术后这段时间 , 不能侧睡 , 饮水可以少量多次……”虽疲态渐露 , 他却始终面带微笑 , 吐字慢而清晰 。 常年面对生死危急 , 王慧峰已被磨出不慌不忙的性子 。 以沉着应对急迫 , 或许正是他三十八载的从医之道 。
刀尖上的“沉重”舞蹈
如果把人的心脏比成一座房子 , 王慧峰就是守护这座房子的“铅衣巧匠” , 长期的执着与坚守 , 让他对这座房子里纵横交错的“水路管网”(冠状动脉)和“电路系统”(心脏电生理)了如指掌 , 匠心独运 。
2020年11月29日一早 , 王慧峰查房时被打断:“一名剧烈胸痛的患者从外院转来 , 心电图检查发现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 病情危重 。 ”他立即放下手中的病历资料 , 三步并作两步 , 跑向急救室 。
“当时 , 患者的血压已经非常低 。 术前冠脉血管造影显示 , 心脏主动脉三支均有病变 , 问题非常严重 。 ”王慧峰立即与家属交流 , 需要实施心脏介入治疗 , 在这个过程中 , 病人随时可能死亡 , “但是 , 不做 , 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 ”讲清利害关系 , 病人家属在术前告知书上颤颤巍巍签了字 。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 我们也要尽百倍努力 。 ”王慧峰一边给同事们打气 , 一边着手实施手术 。 电脑屏幕里 , 纤细的导丝沿着心脏血管时而停顿 , 时而游走 , 最终被王慧峰精巧而娴熟地撤出——手术成功了!
这样的情景 , 在心内科极常见 。 与死神贴身搏斗 , 被王慧峰喻为“在刀尖上跳舞” 。 而这“刀尖上的舞蹈” , 既惊心动魄又异常“沉重”——介入治疗时 , 医生要暴露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X射线中 , 进行长达数小时的手术 。 为尽可能地保护医生的健康 , 他们需要穿上总重达十几公斤的铅围脖、背心及围裙 , 有些时候还需要戴上铅面罩、眼镜及手套 。 即便这样 , 脱发、白细胞偏低成为心内科医护人员常见的职业病 。
医者仁心 书写大爱
闲聊中 , “满意”是王慧峰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儿 , “我们就是做服务的 , 患者满意、家属满意 , 才能说明你工作做到位了 。 ”
2020年8月24日 , 心内科一科收治了一位90岁的老大爷 。 老人极度瘦弱 , 持续低烧 , 精神食欲差 。 “入院第二天 , 老人哼着说想大便 。 ”护士长李艳萍回忆道 。 老人的儿女很纳闷:“已经十几天没吃东西 , 怎么可能有大便 。 ”主管医师下达医嘱:300毫升温肥皂水灌肠 。 灌肠后 , 护士不停地给老人按摩脐周 , 结果只是排出些许水样粪便 。
入院第三天早上 , 老人又在喊“想大便” , 正赶上王慧峰查房 。 他弯下腰 , 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大爷 , 是想大便吗?”老人扭头瞅了两眼 , 吃力而痛苦地点了点头 。
“估计我爸是烧糊涂了 , 十几天不吃东西 , 怎么会有大便?”老人的儿子说 , “昨天护士还给灌肠了……”
“不应该呀 , 我来看看 。 ”王慧峰帮老人轻轻翻过身 , 戴上手套 , 蹲下身子 , “还是有东西的嘛” , 他开始用手一点点往出弄 。 站在一旁的家属觉得不好意思:“王主任 , 还是我们自己来处理吧 。 ”
王慧峰却摇摇头说:“这活也讲究方法 , 你们在旁边学着 , 我爱人的爷爷前年住院时 , 我也是这样弄的 。 ”这一瞬间 , 老大爷和他的儿女都感动得掉泪:“您这是把我们当成自家人了……”
- 送给孩子们的漫威新年礼物
- 健康|“解毒大师”与“下水道守护者”想对你说|器官新年心愿
- 【"疫"线守护】——抗"疫"医生母亲突然晕倒 沈阳市儿童医院医护助她转危为安
- 巫山县中医院:传承岐黄精神,守护群众健康
- 直播|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主题科普教育
- 战一线、强研究、赴高原,这个成都医生践行“生命守护者”的承诺
- 直播预告|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这场线上科普不容错过
- 运用新技术 守护“心”健康——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开展多例高精尖手术
- 防治血栓 守护健康|南平市第一医院VTE防治体系建设工作侧记
- 拜拜疼痛君 有这样一群医生总在背后默默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