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金融科技10省市试点揭秘 2020年的任务清单( 四 )

浙江提出借助互联网惠农通服务点 , 设计综合授信和专项授信模型 , 基于银行账户建设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 为商户提供实名认证、全场景支付、风险防控等 。

在贸易融资等供应链金融领域 , 上海市建设国内贸易融资智慧审核系统 , 在业务审批环节实现增值税发票自动核验 , 防止人工审核差错和遗漏 。 深圳提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决策模型 , 为用户提供个人信贷、企业融资等服务 , 采用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 , 将小微企业出口退税应收款作为还款质押 。

广东的银企融资对接平台已经落地 。 1月2日 , 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正式在广州发布 , 接入213类政府数据 , 来自26个政府机关 。 对全省1100多万家企业信息全面采集 , 进行企业风险评级和画像 , 是全国第一个对全省域范围内中小企业进行商业信用分析评价的平台 。

人脸识别与安全博弈

去年以来 , 人脸识别等金融科技应用被“攻破”的消息不断 。 例如 , 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使用高质量3D面具成功欺骗人脸识别系统 , 完成购物支付程序 。

在实际应用中 , 多家银行早已实践人脸识别开立Ⅱ类银行账户、大额转账、取现等功能 。 这使得信息安全保障更显重要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试点省市在生物识别应用重点落地在利用隐私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 , 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 。

在上述转接清算模式基础上 , 北京提出探索基于可信执行环境(TEE)技术的手机POS应用 , 采用标记化、可信身份认证、设备认证等多重安全机制提升交易风险防护能力 。 上海、广东也提出 , 将人脸特征作为关联账户媒介 , 使用户无需携带外部介质即可完成支付交易 。

除生物识别 , 深圳提出依托现有银行账户体系 , 通过生物识别、密码算法、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实现数字证书安全存储和使用 , 推动手机金融盾应用 , 为用户打造安全、专业的金融场景服务 。 浙江提出基于手机内置安全单元(SE)和可信执行环境(TEE)开展手机盾应用 , 使用户无需携带额外设备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

此外 , 广东探索利用智能语音与声纹识别等技术丰富移动金融用户交互方式 , 将服务范围覆盖视觉障碍、老年客户等特殊群体 , 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加强身份认证强度 。 山东提出 , 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 , 探索手机银行小额转账、客户服务系统自助查询等应用 。

「金融科技」金融科技10省市试点揭秘 2020年的任务清单。人脸识别也被用于“双录” 。 深圳利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实现便捷无卡交易 。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解决当前“双录”不合格率偏高、服务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的问题 , 提升网点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