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他是中国兵法祖师爷,《孙子兵法》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二 )


果然,楚国拒绝了齐秦的游说,晋国的小伙伴又多了一个齐国。楚成王见势不妙,决定撤军,楚国大将子玉心高气傲,哪能容忍失败,坚持要大干一场。
 先轸:他是中国兵法祖师爷,《孙子兵法》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文章插图
楚成王拿他没办法,只好象征性的派给了子玉一些兵力,数量上少得可怜。见手中兵力不多,子玉心生一计,派人来到晋军中,请求晋国恢复曹卫两国,退还土地。同时承诺,楚国也会放弃对宋国的围攻。
晋国的首席军师狐偃,听后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马惩罚对方一下。先轸却猜透了子玉的心思,劝住狐偃。
他建议到,应该答应楚国,如果不答应,就是楚国一言安定三国,我们一言亡三国了。不如将计就计,先私下允许曹、卫复国,同时扣留楚国使者,激怒楚国。
后来,子玉果然中计,挥兵北上攻打晋军。晋文公为了报答当年楚成王的恩惠,命令全军主动退让三舍,在城濮安营扎寨,成语“退避三舍”由此而来。
“退避三舍”,其实不完全是出于礼节,也是战法的需要。既还了人情,又占据有利地形,能够诱敌深入。
所以,当子玉的部队到来时,晋军并没有遵守道上的规矩,先动了手。晋国下军佐胥臣,把战马的身上裹了一层虎皮,冲向敌军。对面大部分是陈国和蔡国的军队,只是来给楚国“应援”的,看见一大群怪物来了,吓得慌忙逃窜。
与此同时,晋国上军帅狐毛佯装不敌而逃,引诱子玉暴露出左翼。先轸趁机率军逐个击破,切断了敌方与主力部队的联系。
这时狐毛也不逃跑了,转头与先轸的中军会合,一同夹击这股力量。楚人大败,子玉逃跑到半路,伏剑自杀。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
经此一役,晋国声名大振,晋文公正式成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
 先轸:他是中国兵法祖师爷,《孙子兵法》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文章插图
这是先轸的成名战,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行诡道”的大型战役。先轸不再遵循春秋时期的“以战为礼”,运用了反间、离间、佯退、心理等多种战术,将战争打出了新高度,开创了“兵者诡道”的先河。
03 崤山之战,出神入化
成就霸业的晋文公,附属的小弟们似乎都很听话,天下一片和谐太平。殊不知,一场危机正在悄悄的来临。
公元前628年冬,奠定晋国霸业的晋文公,身患重病,不幸离世,终年69岁。等到晋襄公一继位,晋国的一些诸侯国就按捺不住了。
特别是地处西北的秦国,秦穆公得知重耳去世的消息,高兴坏了。他不但没有参加晋文公的葬礼,还准备私下集结兵力,越过晋国攻打郑国。秦穆公一直想进军中原,成就霸业。他认为,若能取得郑国,自己将有一番新天地。
只可惜,他的动静太大,被商人弦高发现了。秦军误认为弦高是郑国的使者,眼见偷袭不成,只好临时改变计划。也许是秦国将领觉得不好给家里的老大交差,在路上顺手就灭掉了滑国,还收获了一堆战利品,这才心满意足的返回。
说起来,秦穆公还是晋文公的岳父,晋襄公应该叫他一声外公。可惜这个外公和自己的关系,并没有外人看上去的那么和谐。
 先轸:他是中国兵法祖师爷,《孙子兵法》都要喊他一声老师
文章插图
小弟滑国被灭,敌人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面对秦国的挑衅,晋襄公却觉得他们对晋国有恩,打算先忍忍。先轸坚持认为,应该给对方一点教训尝尝,因为一旦纵敌,必然后患无穷。
于是,公元前627年,先轸受命去围剿秦军。他的部队把衣服染成黑色,备足粮草,布好兵器,设置陷阱,在崤山埋下伏兵,打算来个瓮中捉鳖。
万事俱备,只欠秦军。不出所料,长途跋涉而来的秦军,在毫无防备之下,走进了先轸精心布下的圈套。这一去,竟是一条不归之路。
这是一次惨烈的大屠杀。只听到摇旗呐喊声回荡山谷中,无数晋兵从高崖两侧冒了出来,山道长而狭窄,秦军无处可去,晋军的箭头像雨点般落下,秦国将士一个接一个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