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血脉永远流淌 从纪录片《古书复活记》说起( 二 )


有种古书样式叫“金镶玉”,这是一种古籍装帧形式。所谓“金镶玉”,就是指通过在书页里面衬上白纸,使书页的三边都镶衬出白色的衬纸,再用纸捻将衬纸与书页重新装订,因为原书页是黄色的,衬上的新纸是洁白的,如同黄金镶了白玉,所以称作“金镶玉”。片中,一批破损严重的民间戏曲抄本被送到甘肃省图书馆进行修复。面对这批没有留出天头地脚,文字“顶天立地”的抄本,古籍修复专家师有宽经过研究后,选择使用“金镶玉”的技艺进行修复,最大程度保护了受损的古籍。
竹简背后的新发现
在《古书复活记》片中,有一则与江西海昏侯墓有关的故事。西汉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曾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昏侯墓出土后,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提取工作,在清理过程中,他们对一堆“泥巴”的处置犯了难。就在大家准备把这当成泥巴处理掉的时候,考古队领队杨军则表示了反对:“要等到专家组来,尤其是荆州文保中心的吴老师来,确定是什么再清理”。
幸亏他这一个坚持,才让我们看到了后来在学术上价值连城的宝物。一方奏牍,埋藏了2000多年——“南藩海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通过文字,足以断定,出土的墓穴即是曾经做过27天汉废帝的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
在纸张产生之前,中国古人用“尺牍”“竹简”等作为书写载体。
在海昏侯墓内,出土了几千件木漆器和竹简,这一数量令人震撼,但修复难度也很大。尤其是东晋时期主墓经历过一次大地震,整个墓都浸泡在水中,这种干湿交替的环境,对竹简损伤很大。
为了看清竹简上的文字,工作人员请出了“老手艺人”,正是考古队领队杨军口中的吴老师——保护出土饱水文物的国际顶尖专家吴顺清。
吴顺清是我国出土竹木漆器、丝织品等文物保护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是海昏侯墓专家组木漆器保护专家。他所在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是国际上修复饱水简牍最权威的机构。
饱水简牍的修复必须经过脱色、脱水两个环节。经过了一番极费工夫的修复工作,一枚双面刻有文字的竹简呈现在我们眼前——上书“孔子智道之易也”。要知道,这句话在《齐论语》中有记载,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这一篇已经失传。较早的《论语》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齐论》,我们今天读的《论语》就是以《鲁论》和《古论》为基础整理而成的版本,《齐论》到汉魏时期就已经失传,只知篇名,不知内容。
这枚竹简的发现,可以说明失传了1800多年的《齐论语》版本,在海昏侯墓葬里发现了。
让文化血脉永远流淌 从纪录片《古书复活记》说起】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2008年6月,在获知香港有这样一批重要竹简后,著名学者李学勤向校方领导报告了这个重要信息。校方领导问:能否用最简洁的话概括一下这批竹简的意义?李学勤的回答是: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司马迁也没有看过的典籍。大约一个月后,这批竹简入藏清华大学,人称清华简。著名学者周汝昌听说后,非常高兴,欣然写下:“清华宝简,邦国奇珍。三生至幸,躬及知闻。二千累百,历劫方新。武王八年,判定古今。马迁无记,秦火未焚。”
清华简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发现了《尚书》的相关文献。关于《尚书》版本的学术官司打了近2000年,直到清华简的出现,这桩疑案才算有了可靠的证据。另外,清华简中还有意想不到的神奇发现——《算表》,这是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是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清华简《算表》再一次让世界看到了古老中国的智慧,看到了穿越历史的数学之美。
精益求精
修复,除了技艺精湛,更离不开“原汁原味”的材料。尤其是中国古人秉承着“文章千古事”的精神,所以对书写文章的纸张也尤其在意。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杜伟生,曾和他的同事一起以每月180米的速度修复敦煌遗书,整整修了10年。但是他在修复一批唐代典籍时却犯了难,因为缺少修复用的专门纸张,项目一度被搁置。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和专门从事古法造纸工艺的贡斌一起,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经过反复实验和严苛的酸碱度测试,最终复原出了适合修复这批唐代典籍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