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二 )


 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文章插图
“那里史料丰富,一旦挖掘出来之前的定陵史料就可以得到证明了!”郭沫若信誓旦旦地对总理说道。然而回答他的却是冷冰冰的“此事交给后人完成,十年之内不得再开帝王陵”,并明令禁止往后不得再开帝王陵。最终他只好作罢,此后安分地研究历史,写文章。其实,不管郭沫若挖了多少皇陵,就凭他对明定陵的挖掘不当,损失万千,便已不适合挖皇陵了。而他却仍死心不改,执着于挖皇陵,甚至想着去挖掘乾陵,总理的拒绝“十年内不得开皇陵”也就不无道理了。
 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文章插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路途中失去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挪威的森林》中如是说。不知经历了这番,郭沫若先生是否有过懊悔,也许有,毕竟他在死后将骨灰撒在了乡野中,并未设坟;也许没有,因为他对考古挖墓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郭沫若实际上并未挖掘多少帝王陵,只是因为他对挖帝王陵的执着以及明定陵的惨重损失,人们对其挖墓的印象终究是根深蒂固,思维定势了。认清自我谋发展,量力而行苦攀登。凡事都得量力而行,有多少力便行多少事,无需执着于那虚无缥缈的念头,没那个荷叶,就别想去包那个粽子。
 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文章插图
如果郭沫若当时能意识到这点,那么明定陵的悲剧便不会发生,无数的珍宝也能留存于世,流芳千古,如果当时他没有那么执着,如果他.....然这世上没有如果,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发生的已然无法改变。春碧深斟,夜黄低唱,都不问、往时香南雪北。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同理,没有经历过失误就不会有后来的辉煌,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经历了明定陵的惨痛教训,此后的考古界众人便不会贸然前往开陵,哪怕是当今技术不断完善也终究无法达到挖陵的技术条件,开陵之路仍任重而道远。愿今后的考古事业能够以此为鉴,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