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做演员”:成为一个名人,为什么对年轻人有吸引力?( 二 )


伴随个人主义而来的“自恋倾向”又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趋势 。 自信、自尊一旦过头便是自负、自恋 。 “你都忘了自己有多美” , “你值得最好的” , “每个人都是世上最独一无二的”……在这些无处不在的过度鼓吹个人价值的心理暗示之下 , 人们难免膨胀 , 愿意每天花上几个小时欣赏自己360°无死角的自拍 , 用相机手机24小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 紧紧盯着社交媒体上不断增长的点赞和关注 。
“人人都想做演员”:成为一个名人,为什么对年轻人有吸引力?
文章图片
《自恋时代》 , 作者:[美]简·M.腾格/W.基斯·坎贝尔 , 译者:付金涛 , 版本: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17年9月
没有人不享受他人的关注和赞美 , 但关注和赞美就像吹气球 , 使人们的自我越来越大 。 更可怕的是 , 社交媒体使其具象化、公开化了 , 你的好友数、点赞数、关注度似乎直接向世界宣告了你的“价值” 。 当朋友圈好友的点赞无法满足虚荣心 , 便转向微博寻求数以万计的粉丝 , 当粉丝数量停止增长 , 便用更猎奇的图片、更出格的言论博取关注 。 而参加选秀、开设直播更是驶向“成名”的直通车 。
“成名”更让人欲罢不能的是它所带来的粉丝群体 。 一群崇拜你的人将你团团包围 , 为你欢呼、为你流泪 , 你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他们的心弦 , 随口许下心愿就有千万人争前恐后为你实现 , 遭受一句批评就有人冲锋陷阵为你不平 。 很难有人能抵抗粉丝前呼后拥所带来的虚幻的(当然也可能转变为真实的)权力感 。
“网络时代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满足了我们渴望被重视、被崇拜 , 尤其是被认识的需要 , ”媒体人拉克希米·乔杜里(LakshmiChaudhry)在《国家》(TheNation)杂志上写道 ,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着迷于明星 , 但我们也更有机会享受别人的着迷 。 ”
二、成名:更低的门槛 , 更高的效益
我们更有机会享受别人的着迷了吗?或者说 , 成名的门槛真的很低吗?
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未来 , 所有人都可以出名15分钟 。 ”如今 , 他的预言正在实现 。
互联网正在将一切铲平 , 社交媒体的发明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声音、展示自我 , 于是“成为明星”和“变得出名”看起来也成为了一种人人都有可能的梦想 。 如果担心自己的音量太小 , 淹没在茫茫人群之中 , 那么还有成百上千的选秀节目供你选择 , 从唱歌、跳舞等经典才艺到恋爱、厨艺等生活百态 , 只要你懂得博人眼球、制造话题 , 总有一款适合你 。
与此同时 , “一夜成名”似乎不需要任何积累和沉淀 , 万众瞩目就是一瞬间的事儿: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却因为爱哭而招人喜爱成功出道的杨超越并没有练过十几年哭 , 在放牛时被摄影师拍到、因为纯真灿烂的笑容而被广大网友关注的丁真也没有学过十几年笑 。 相比之下 , 在传统的演出行业 , 人们相信“台上一分钟 , 台下十年功” 。 更别提医生、律师、科学家等需要经受一套漫长而严苛培养体系的职业 , 每一步都需要踩下一个坚实的脚印 。
“人人都想做演员”:成为一个名人,为什么对年轻人有吸引力?
文章图片
杨超越在选秀节目中
“成名” , 在原本单一的社会上升途径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曾经 , 考不上大学只能回家种田或者外出打工 。 获得一定的社会声誉需要经过层层筛选考验 。 但现在 , 李子柒和手工耿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
于是我们看到 , 对网络世界“成名”的追求 , 也可能源于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无力 。 至少在互联网中 , “成名”就意味着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例如武汉中心医院的医生艾芬 , 近日在微博维权 , 指出自己接受爱尔眼科的白内障手术后 , 右眼视网膜脱落 , 近乎失明 。 因为艾芬医生的影响力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 才使得调查不断推进 。 身为医生的艾芬之所以在网络维权 , 可能也是苦于正常渠道投诉沟通无果 。 即便是演员明星如郑爽 , 也曾在网络平台公开投诉过装修公司 , 原本焦灼的事件一经公开对方便公开乖乖道歉 。 在正常情况下个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个人意见无法得到尊重的情况之下 , “成名”便成为了一种疏解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