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双字名人物只有有数的几个:如胡车儿、庞德公、傅士仁、刑道荣、黄承彦、严白虎、吕伯奢、武安国等。
这些人的名字有一些特点:
1。小说和相关史料中并没有记载这个人物完整的字和名。如庞德公、胡车儿、黄承彦等。
2。史料对其人姓名记载比较模糊。比如傅士仁,《三国志》有时又做“士仁”。
3。只是小说虚构人物。比如邢道荣,吕伯奢。
4。是诨名绰号。如严白虎,本名严虎。
综上可知,某人的双字名可能是他的字,因他的名(很可能是单字的)被忽略或遗忘,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他的字当成名来称呼他(黄承彦);还有些双字名是一个人的绰号(严白虎)、尊称(庞德公)、贱称(胡车儿);另一些则是文艺作品虚构的(邢道荣、吕伯奢、武安国)。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人物双字名是多么地“非主流”。
文章插图
那么,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都是单字名呢?
其一,和当时以单字名为贵有关。
其二,和王莽制定的“姓名法规”有关。
自从周秦之后,人们即以单字名为贵,此风尤其盛于东汉、三国、西晋。
【 《三国演义》人物名字为什么都是一个字,有没有双字的名字?】一般一个汉字有一个音节,表示一个字义,单字名呈现的是一个简单完美的意境。
而西汉末王莽篡权后施行了一系列新政,其中一项是取消双字名。
王莽的长孙王宗,本名王会宗,后因王莽改制而改为王宗。他因犯大逆不道之罪而自杀,王莽又将其名恢复为本名王会宗,以示严惩。
双字名竟然成为羞辱的象征。
当时的匈奴单于王囊知牙斯因得到王莽厚礼,有意讨好王莽,将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为单字“知”,以符合王莽的“圣制”。
“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黄金、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汉书·王莽传》
囊知牙斯正式宣布自己的汉字名叫“囊知”。以改名以示臣服,这马屁拍的角度实在清奇。
同时亦由此可知,三国群雄之所以多以单字为名,正是历史沿革和风俗使然。
文章插图
可以说,三国群英的姓名堪称是《三国演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单是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姓名就会让人热血沸腾,在脑海中幻想出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
我们知道,人物的名和字之间有着相互的关联,那么具体又是怎样的关联呢?
分析三国人物姓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同义互训:名和字的语义互为解释。
如:周瑜,周公瑾——瑾、瑜,皆美玉也。称呼此名,不由让人:想到“握瑾怀瑜”之美。
黄盖,黄公覆——覆、盖,互文。
(2)反义相对:名与字意义相反。
如:甘宁,甘兴霸——宁,安宁。霸,称霸。
(3)连类相推:字的含义是名的引申、推论。
如:赵云,赵子龙——云,云中藏龙也。
刘表,刘景升——表,圭表,测日影所用;景升,日影升起也。
(4)据义指实:名是笼统概念,字是具体之物。
如:郭嘉,郭奉孝——嘉,美德;以奉行仨孝为美德也。
(5)辨物统类:名是具体之物,字是笼统概念。
如:刘璋,刘季玉——璋,美玉之一。
文章插图
这里只是稍事列举,您可以将三国人物名字对号入座,看看是否符合这些规则。
- 画家专栏 │钟金镖——精品人物画 形神俱佳
- 菩提祖师叮嘱孙悟空不准提他名字,悟空却对这妖怪讲了
- 金庸笔下最让人失望的7门武功,听名字很牛,实战起来却都很弱
- 史上连“阎罗王”都不愿收的3个狠人,名字世人皆知,你都认识谁
- 隋唐演义中没有交待的十大人物结局
- 猪八戒俗名为啥叫做猪刚鬣这个名字是谁给他起的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何称鲍叔牙为鲍叔?先秦人的名字有点复杂
- 张三丰为何终身未娶7个徒弟的名字连起来就是答案
- 历史上这5位大将军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别再被电视剧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