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在明清剧中经常出现,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影视剧中的太监在喊这句话。
文章插图
这句话常出自诏书,圣旨,此话乃是朱元璋首创。明朝初期,明太祖定正殿为奉天殿。再给臣子下诏的诏书中首次用到了“奉天承运皇帝”这个称号。因此朱元璋也经常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在这句话中,“奉”是遵照,遵从天意的意思,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是继承新生的气运的意思;指君权神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起源于秦朝,正式使用则是从朱元璋开始。
文章插图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雄才霸略统一中国,不甘心屈尊于一个小王的称号。于是自立为皇帝,自诩功名可以三皇五帝比肩。从此,秦始皇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他的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这么看来“皇帝”、“诏”就是秦始皇最早使用的。
文章插图
到了汉朝,汉承秦制,这个诏书格式也被继承了下来。这个时候已经进化为“昭曰”,从此之后这个文书的格式便一直流传下来,被历代帝王所沿用。直到明朝时期,因为朱元璋才有了这句话。还有个冷知识,其实圣旨是宋朝才有的。宋朝以前并不这么叫。春秋战国时期,皇帝诏书被称为“命”“令”和“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被作为圣旨的开头,明朝以前没有这句话又用什么作开头呢?举两个例子吧。唐朝时期,诏书的开头一般都是“门下”两字,当时唐朝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当时负责下发诏书的就是其中的门下省。所以诏书开头语多是:“门下,天下之本”。
文章插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说回重点,那么这八个字应该怎么读呢?这句话应该这么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者直接不断句。圣旨上因为皇帝是“天子”,“天”与“皇帝”写一起时,要平齐。皇帝换行顶格写和天同排,于是误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天承运皇帝其实是一个连起来的几个字,不可拆分,这是朱元璋对于自己的修饰词,所以整句连读不断。现在的影视剧中四字断句的情况越来越多,以至于人人都相信是这么读,编剧害人啊!无脑编剧在写剧本时,从来不回去考证求证,真的是造就了一批历史文盲其中还有更搞笑的,上文中我们提到宋朝以前是没有圣旨一说的,更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说法。
文章插图
图上所示,这是某部影视剧中的镜头,剧中所处年代是北魏,可是北魏居然出现了圣旨,而且出现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真的是可笑之极!注:本文素材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作者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本篇文章到此结束,喜欢的读者可以点个关注,多多留言,作者会一一回复,我们下期再见。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曝光,原来他是如来十大弟子之一
- 水帘洞原来的主人是谁,原来孙悟空一直被蒙在鼓里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把“穷”与“富”拆开看,原来如何致富古人早告诉我们了,千年无人知
- 寇准作为一代名相,为什么结局却这么凄凉
- 古代人可以对圣旨造假吗?答案当然是不行,这第一个字就造不出来
- 古言甜宠文朕的圣旨呢“小皇后拿去垫桌脚了 ”“真能干!”
- 小伙带来瓷器改成的台灯,专家怒道:老外干的!国人不这么混蛋!
- 这件文物大材小用古人也这么用,现在用来上课,以前用来打仗
- 《终极笔记》吴邪为什么要帮小哥找记忆,原来与找三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