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正在走来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颜维琦 曹继军
2020年岁末,上海文化呈现一派忙碌图景:曾创作《红旗颂》的90岁作曲家吕其明捧出新作《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将多年珍藏于心的题材化为跃动的音符;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两年间连演200场,成为现象级作品,无数观众由此走进那段红色历史;跨越重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947”频率携手百位音乐家,向全球同步直播“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16小时马拉松音乐会”。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启,上海将迎来在新起点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上海文化如何作为,能否展现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新气象?这座城市将“人”视为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也是一切发展的价值旨归。“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升生活在其中的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完备,文化创新发展生态更健全,一座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正在走来。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的美好属于“人人”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2021年1月1日起,《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上海:一座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正在走来
文章插图
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资料图片
将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筑牢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以法治保障大力推动人民城市文化建设,此举在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意义。
“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这是上海多年来深耕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晶,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条例》的通过和施行,让上海浦东图书馆馆长曹忠感到欣喜。2020年是浦东图书馆新馆建成10周年。这座浦东的文化地标,实现日均入馆读者超1万人次,馆内各个阅览室3000余个座位全靠“抢”。“以人为本,将浦东图书馆打造成读者和馆员的精神家园,这十年我们将这句话变成了现实。”曹忠说。
“人人享阅读、处处能阅读、时时可阅读,这个时代,是做图书馆最好的时代。”曹忠庆幸自己和图书馆事业的相遇。在这里,他看到了阅读开出的美丽花朵。围绕儿童读者,浦东图书馆打造上海儿童文学基地,星光童书会、故事妈妈讲故事等延伸拓展活动连续做了很多届,每届的报名人数都在增加。
针对视障读者的阅读需求,浦东图书馆举办阅读培训班,教他们使用手机、电脑,听书阅读。视障读者徐斌就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这里聆听了一节电脑培训课,从此推开了生活的另一扇大门,如今他已从一名学习者转变为图书馆的志愿者。曹忠说,未来,浦东图书馆还将继续拓展功能服务各类特殊人群,“用文化的温度点亮城市的每一盏灯”。
家门口就是文化场所,家门口就有文化活动,让居民成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是上海最动人的文化景观。在长宁区,一系列百姓家门口的创新举措,使辖区百姓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获得实惠,真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除了公共文化场馆,长宁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公共空间的“边角料”,将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改造与社区治理相结合,让文化的美好浸润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上海:一座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正在走来
文章插图
上海芭蕾舞团每月一次面向市民的芭蕾公益公开课。图为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吴虎生在给市民学员上课。资料图片
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告诉采访人员,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工作,上海已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走在全国前列。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文化共同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必要通过立法把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