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0岁嫁张闻天,71岁失去挚爱,按夫遗嘱捐8万多,97寿终

张闻天与刘英,两个老一辈的革命家,相识于异国的土地,相知于革命的烽火,相爱于陕北的革命圣地,他们相濡以沫,经历坎坷的人生,用一生真爱演绎出了一段绚丽壮阔的革命恋情。
相识于莫斯科
1925年11月23日,一列靠烧木材驱动的火车,经过半个月的旅途,终于从海参崴抵达了莫斯科,火车上载着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是被选派去莫斯科留学的中共青年骨干和若干国民党政要子弟。
其中就有我们所熟悉的张闻天、王稼祥、蒋经国等人,这批人中的很多骨干青年,都成了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张闻天生于1900年,他是上海南汇人,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发表了许多好的文章,从而获得了“少年文学家”、“少年翻译家”的美誉。
接受过新思想的张闻天,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化问题和家庭婚姻问题的文章,在分析欧美各国离婚的问题时,他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他认为在男女完全平等的情况下,强权和暴力不能实施,最靠得住的只有“恋爱”。
张闻天这种思想,也基本上决定了他一生爱情生活和情感发展的轨迹。
 她30岁嫁张闻天,71岁失去挚爱,按夫遗嘱捐8万多,97寿终
文章插图
张闻天
她30岁嫁张闻天,71岁失去挚爱,按夫遗嘱捐8万多,97寿终】在创作《青春的梦》一书时,主人公的一段话,正是张闻天说给父母和所有封建的老人听的:
“当我小时候我并不曾向你们要求妻子,你们却替我预约了她,我在大学堂内读书时,我并不要娶她,你们又用种种方法使我娶了她,现在我离婚,你们不许,她可再嫁而社会不许,你们把她活禁在我们的家内,把她当牛做马,当作奴隶,反说我害了她,我现在老实告诉你们吧,害她的是你们不是我,你们害了她,社会害了她!”
这段话既表达了张闻天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控诉和痛恨,也隐晦表达了他对妻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怜悯,在以后的日子里,张闻天在他的创作和教学生涯中,强烈的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
 她30岁嫁张闻天,71岁失去挚爱,按夫遗嘱捐8万多,97寿终
文章插图
张闻天
1924年11月,张闻天去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英文教师,后来又去川东师范担任国文教师,在他的教书生涯中,张闻天以风度翩翩的形象和渊博的知识,获得了许多学生的崇拜和尊敬,学生们常常去他寝室聚会。
张闻天也借此向同学们传达新思想,以及宣传男女自由恋爱和抨击封建理论,也是因为此事,他受到了当权卫道士们的打击和排挤。
很快就有不堪的谣言传了出来,说张闻天给女学生梳头,和女学生在宿舍玩耍之类的话,最后,在种种谣言下,张闻天被迫离开了学校,回到了上海。
因为他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的缘故,靠着出色的学识和名望,回去上海不久的张闻天,很快就成了赴苏联留学的佼佼者,入学后,张闻天还得到了一个俄文名字——伊万·尼古拉耶维奇·伊思美洛夫。
张闻天后来创作时的笔名,也正是从俄文名字中部分音节取来的。
 她30岁嫁张闻天,71岁失去挚爱,按夫遗嘱捐8万多,97寿终
文章插图
张闻天
1928年9月,张闻天被选送到红色教授学院深造,这是当时苏联最高的学府,同时入学的还有王稼祥等四人,能够进入这所学院,使得张闻天一干人在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这一年的秋天,张闻天与苏联的一个姑娘安娜相爱并同居,他们爱得热恋,爱得痴狂,也爱得难分难舍,那时的张闻天还不会想到,属于他人生中的挚爱很快就会到来了。
次年春天,在张闻天忙着学习和教学工作时,一个身材娇小的中国女孩也被送来了苏联学习,她就是刘英,自此,在张闻天的教室里,出现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也是由于刘英的到来,一段革命恋情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