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氏族谱》,谈中国的姓氏及宗族认同和家风、家学的传承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小霞运动新发现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按《刘氏族谱》序,开宗明义“谱何为而作,盖以明尊卑、别亲疏、所以帝王传世以牒,庶民继世以谱……以达隔世之孝思耳”。由此可知,一姓之《族谱》是界定血缘亲缘所属的特定的社会群体。而族谱又是构成家庭、家族的重要载体。并且从中衍生出了作为社会分子的宗族。刘氏族谱
读《刘氏族谱》,谈中国的姓氏及宗族认同和家风、家学的传承
文章插图
而要说清楚宗族与自身的关系,就必须明了姓与氏之间的关系。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称呼。打个比方:尧姓伊祁,封于陶地和唐地,他的儿子分嫡子、庶子(正妻生的是嫡子,其他妻生的是庶子)。嫡长子丹朱继承性即伊祁,并继承尧的领地,其他的多个儿子则以封邑为氏:即陶地的伊祁陶氏、唐地的伊祁唐氏。后来,伊祁唐氏其中的一支被封在刘聚故又称伊祁刘氏。再打一个比方,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和赵国,秦国的先祖为少昊氏姓羸,其后裔造父为周穆王牧马有功,得封赵城,其嫡子继承周王所封给造父的岐山之地建立秦国,故秦国历代君王及其嫡子都以羸为姓,直至秦为楚汉所灭,其子孙更改别姓。造父的另一子便继承了赵城的封邑,称羸赵氏(即以羸为姓,以赵为氏),成为晋国大夫。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造父的后裔赵烈侯建立了赵国,便以赵为姓了。所以在先秦以前,姓氏两分,氏依附于姓,而能得姓者最贵。所以《典谟》上说:“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我们刘姓在历史上也是如此,在刘累得赐姓之前,只是伊祁刘氏而非伊祁刘姓。
读《刘氏族谱》,谈中国的姓氏及宗族认同和家风、家学的传承
文章插图
刘氏宗谱通过《元和姓纂》我们就可以知道:我刘氏的先祖是大尧,姓伊祁,封唐地聚落为刘,故以封聚为氏,史称伊祁刘氏。自夏孔甲王时有伊祁刘氏累公,为孔甲王豢龙而得赐为御龙氏并赐以刘为姓,遂改伊祁刘氏为刘姓,由此开宗成为刘姓御龙氏,从此刘氏成为了刘姓。商时又徙封为刘姓豕韦氏,周成王时徙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为杜氏赐伯爵,称杜伯。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罪被杀,其子叔奔晋,其子为晋献公士师,朝无奸官,国无败政,因其有功,命以官为氏为士氏,士蒍之孙士会因功封于范邑又称范氏,是故刘姓便食采于范(以上皆刘姓之氏,即刘姓杜氏,刘姓士氏,刘姓范氏,后来因子嗣众多,于是封地杜城的一支改杜氏为杜姓,封地范邑的一支改范氏为范姓,故刘、唐、杜三姓同祖,皆是从尧祖;而范姓因是从杜姓中分支而出,故史称杜范同宗)。以后晋国六卿,韩、赵、魏三卿先后击败“范、中行、智三卿”瓜分晋国而成韩、赵、魏三国,相继成战国七雄之列。至士会的第十世孙刘清因曾在魏国被魏王任为大夫,时魏国旧都大梁为秦所破,刘清公为避秦祸便隐丰沛之地为民,刘清公生子名荣,号丰公,又字仁号;荣公生子名昂,又名执嘉,字显初,又字煓。公有四子即伯、仲、邦、交。至秦始皇一统时,因实施暴政,其次子刘邦实行仁政,吊民伐罪,破秦灭楚,建立西汉,始称汉高祖。以后两汉渐兴,子孙历代皆有贤哲而出,遂使我刘姓成为中华十大名姓之一,千古帝王之第一姓氏。自从有了姓和氏的存在,也就因此而产生了核心的亲缘家庭,再由各个亲缘家庭形成家族,并由家族扩展形成宗族。并且在我国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人们的家族、宗族观念总是对家庭与社会生活产生着明显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此而溯及到了对宗族、家族的依附和归属,也就形成了传统中国的社会主题——宗族的认同。宗族认同作为传统中国社会认同的主题,又可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血缘认同;第二层次是历史认同;第三层次是文化认同。血缘认同指的是,对五服以内的、同一始祖的父系血缘共同体的认同。五服,即丧之五制:高祖、曾祖、祖、父,加上已身为五世,再由己身向下延及子、孙、曾孙、玄孙,也是五世,这样从高祖至玄孙为九代;这些人及其子孙中若有亡故者,活着的人就要为他(她)穿孝服戴孝;由于人们在宗族中有分房次、嫡庶、长幼、性别及女子出嫁等的差异,因而有不同的服丧办法;按礼制分为五等丧服制度,这就是折衰(最粗麻布,最重),齐衰(稍粗麻布),大功(粗熟麻布),小功(较细熟所布)和麻(细熟麻布,最轻);所服丧服愈重与死者关系愈近,反之愈远。五服之内,有着强烈的亲缘认同、明确的权利与义务担当;五服之外,则是另一番天地了。历史认同指的是对五服之外的、高祖之上直至始迁祖或始祖的父系血缘共同体的认同。五服以外的关系虽远,但又是同一宗族中人,关系仍比族外人亲密,所以就用族子、族孙、族兄弟、族人、宗人等这些带有“家字或族”字的称呼。宗族认为最老的祖宗,不一定是一世祖,有的宗族始相以下世系并不清楚,只能从已清楚的世系中挂出一世、二世、三世世系,予以祭祀。有过迁徙的家族,通常祭始迁祖及以下祖先,始迁是指从他处迁来居住地的祖,一般说来,大多数的家族都有过迁徙经历,或者说难以确切知道久远的始祖是何人,所以宗族说祭始祖其实也就是祭始迁祖。出了五服或更远的族人,因系同一祖宗的后裔,所以需要认祖归宗,宗族因为族人的世系,使族人拥有了悠久厚重的历史归属感。比起“九代五世”的实体性宗族规,宗族形成伊始累积而得的历史性世代规模,可以通过对宗族的历史,来答诸如“我是谁”、我的根在哪里,“我从哪里来”等相关问题。文化认同指的是对始迁祖或始祖之上的、直至民族始祖炎黄二帝的父系共同体的认同。传统中国“一家一姓之史”的家谱记载,历来的通行做法是:对于近,重缘世系,竖执“行吾所明,不行吾所不明”的修谱原则;而对于远祖,则重其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认同于的祖先形象(如刘以尧为始祖);直至以远古的炎黄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共祖。这本是一种自闭于同一文化渊源的认同意识,只是中国人的这种文化认同是通过血缘关系的具体符号——即中国人的姓氏推导而来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中国人的姓氏产生于唐、虞、夏、商、周等上古时期,面唐、虞、夏、商、周的古帝之姓皆出于黄帝,由黄帝分衍而来;司马迁著《史记》认为中华民族,无论是华夏族(汉族前身)还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古代中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同根同系,本自一源;秦汉以后的魏、辽、金、夏、元、清等少数民族政权,均明确表明为黄帝后裔,即使是在世界屋脊上建立的藏族政权,也能找到“藏为黄帝后,藏为羌后,是藏为黄帝之苗裔”的历史考证依据。由对宗族来龙去脉的追溯,一直延展到对民族来龙去脉的追溯,直至对民族共同祖先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奠定了中国国家统一性、历史连续性的伟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