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何坚持要挖掘明皇陵?专家:你看他先祖叫什么,就明白了

中国自古一直有厚葬的传统,而且古人是十分看重身后事的,特别是对于有权有势的人来说,生前享受的荣华富贵,死后也想带到地下去继续享受。所以一般情况下,一般有权有势的古人都会选择厚葬自己,其中还会有很多的陪葬品陪伴自己进入地下。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挖掘明皇陵?专家:你看他先祖叫什么,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造成了在地底下埋的东西比我们现代世界上现存的东西还要多。所以不少的人想要挖掘古人陵寝,或研究或偷盗。尤其是帝王陵寝,社会上大多数的目光都放在了上面。而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一共276年,历经16位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候最长的皇帝,也是最懒的皇帝,在位48有30年不上朝,万历死后葬在了定陵。
而定陵是明朝十三陵中最盛大的陵园之一,自然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这其中当然不乏很多对考古有兴趣的人,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挖掘明皇陵?专家:你看他先祖叫什么,就明白了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挖掘明皇陵?专家:你看他先祖叫什么,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郭沫若,是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除去文学,他对历史也颇有研究,郭沫若本人热衷于考古发掘。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年后,考古工作已经开始热烈的复兴。全国各地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考察,不过大部分是找人们没有发现的遗址,比如说后来的海昏侯墓和秦兵马俑之类的,以及秦公第一大墓。郭沫若的想法则不一样,他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开明皇陵。但是在考古史上,明皇陵的发掘无疑是一大悲剧,这也是郭沫若被人诟病的一个原因。
1955年,北京副市长吴晗与郭沫若起草了一份《关于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送到了国务院,但是这份报告遭到一些考古学家的反对,双方争执不下。但是由于反对者人微言轻,郭沫若的申请被批准了。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挖掘明皇陵?专家:你看他先祖叫什么,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长陵是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但是他的考古队费了一整年的时间也没找到长陵的地宫入口。于是有人建议暂时放弃长陵挖掘,换一个较小的陵墓积累经验。这时因为定陵的规模比长陵小,就遭到了郭沫若的窥视。1958年9月6日,新华日报刊登消息:郭沫若挖开了明定陵!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然而郭沫若没有想到的是,墓中大量的珍贵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珍贵字画、书籍、丝织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化作飞灰,现在定陵的所有文物都是复制品。
可见,这是考古史上的最大一次痛心教训,这件事令国人心痛,也一度受到嘲讽。从这以后,便留下了一个规定,那便是禁止挖掘任何的帝陵,而考古也逐渐从主动挖掘变成抢救性发掘。
郭沫若为何坚持要挖掘明皇陵?专家:你看他先祖叫什么,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按理来说,在这样的痛心教训下,郭沫若应该痛定思痛才是。但是在1965年,郭沫若再次请求发掘长陵,理由还是那一套,当然直接被拒绝了。对于明朝的皇陵,郭沫若似乎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着,他为什么这么做?看看郭沫若的祖上是谁,你就明白了。当年朱元璋之所以能打下大明江山,离不开一个人,郭子兴。而且大明江山基业,是郭子兴打下的,郭子兴不但是朱元璋的老上司、老领导,还是伯乐、岳父,送了朱元璋一程又一程的人。
而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敏感多疑,郭子兴本来有三个儿子,老大战死,另外两个郭天叙、郭天爵却都是死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疑心极重,而郭氏一族又威望极高,为保太平朱元璋随便编了个罪名把老郭家斩草除根,只是他漏掉了一人。郭子兴有一小妾李氏,生下一子郭老舍,这个人相对低调,一直隐居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