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建筑尘封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故宫,作为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战火硝烟中得以生存下来,离不开那里的72口井。中国的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特别是殿宇,房屋连成一排,一旦起火,借助风势,将会迅速地蔓延开,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故宫建成600年,九千多间房屋从未大面积过火,遍布其中的水井功不可没。
文章插图
关于这些水井,流传了很多故事,最著名的就是珍妃井。慈禧逃难之前,将一直与她作对的珍妃投入井中,一年后才打捞上来,入土安葬。而传说,在这次逃跑之前,被投入井中的不仅仅有珍妃,还有大量带不走的金银珠宝。这都是真的吗?晚清皇室就是跑跑团。每一次列强入侵,都没有站在人民的前面,反而是正当逃兵。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危机四伏,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运动,闭关锁国带来的残破落后,都被西方侵略者看在眼中。咸丰十年(1860年)春,英法联军再次入侵。懦弱的咸丰皇帝见状,并没有像他的先祖康熙那样迎敌痛击,而是以木兰秋狝的名义跑去了热河行宫。
文章插图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在这次战争中被毁,无数文物或被毁掉,或流落海外,至今仍有大量珍宝未被追回。1894年,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中日甲午海战更是让列强都看到了大清国的无能,这样一个无能却又富庶的大清国,无疑是列强眼中的肥肉。瓜分,攫取最大的利益让所有的西方列强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昔日强大的东方大国。光绪皇帝希望通过变法来挽救于万一,但却触动了慈禧等保守派的利益,一场皇权的争夺拉开帷幕。光绪变法失败后被囚于瀛台,慈禧独掌大权,为了对付洋人,她纵容利用义和团大肆攻击洋人。洋人便以保护本国侨民为借口,开始调兵,并将军舰驶入天津附近。1900年6月6日,侵华战争爆发,清军节节败退,几乎是以血肉之身对抗洋人的坚船利炮。
文章插图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第二天,慈禧就准备带着光绪还有皇后等人出逃。出逃前,她处死了一直支持光绪变法,不遵守祖宗成法的珍妃,将年轻的珍妃投入井中。并将她带不走的那些珠宝全部藏起来,而据说,这些珍宝都被藏在了井底。不过即使是这样,还是流落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前几年被爱国商人何鸿燊博士拍下送归的十二兽首也是在这次浩劫中丢失的。而井底的那些珍宝没有被考古发现,大约是这样几个理由:
文章插图
首先就是当时的宫人不敢去打捞。即便当时的皇权虽然已经渐渐没落,但清朝对于宫女太监的严格管束制度仍然是在。私自偷盗宫中财物,是有可能被处以极刑的。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莫须有的宝物铤而走险。慈禧回京后也曾派人打捞。皇帝曾经下过诏书,要求将打捞到的珍宝都上交给国家。宫中众也不敢再私下打捞,能够留在井中的想必都是最难打捞的大物件或者极小的小东西。没有专业设备,打捞起来难度太大。
文章插图
最后就是当时的人很相信神鬼之说。人们认为珍妃是冤死的,她最后投身的那口井也充满了怨气,宫人们相信珍妃的灵魂会在原地不走。关于珍妃井的奇谭故事也是不胫而走。宫人们都不敢靠近那口井,生怕惹恼了冤魂,被害了性命。而最重要的,珍妃井,井口狭小,成年人必须收住手脚才能进入。即便曾经有珍宝被投入井中,在打捞珍妃的时候也应该被取走了。毕竟当初投入宝物的目的就是保留下这些物件,不至于流失。而进入井口的难度之大也加大了打捞工作的难度。
- 为何,从秦始皇一直到慈禧都只爱玉石,不爱黄金四大古玉告诉你
- 慈禧派人参加国际展览,拿出国库无数奇珍异宝,洋人一看哈哈大笑
- 知名作家:因为其父亲是侵华日军,因此他拒绝生育和吃中国菜
- 乾隆一生写诗4万首,却比不上慈禧的这一首,最后一句你肯定背过
- 慈禧作了1首诗,最后1句家喻户晓,如今人们都会挂在嘴边
-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晚清书法大家,常被慈禧邀请于画面题字!
- 这位知县爱画蝶,慈禧叫他“范蝴蝶”
- 《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行展》在省民族博物馆开展
- 慈禧曾让外国画师画2幅画像,其中一幅容貌太过真实,不敢给她看
- 慈禧太后宝贝千千万,为何最喜欢一支不起眼的玉藕?有何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