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潘晓讨论”到“美的解放”( 三 )

  社会舆论中之所以缺少关于青年人生意义的思考 , 一方面如上所言 , 是“意义”个人化、个性化的结果 , 另一方面 , 也的确和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在这方面的失语有关 。 当年轻人的生活意义被无数琐碎、无聊的事物解构后 , 很多年轻人也放弃了主动寻求意义的动力 , 而“无意义”本身也体现了不少年轻人的态度: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 以无言来“对抗”生活中的各种窘境 , 恐怕是不少年轻人的“集体无意识” , 而这种意识也是现实与理想碰撞后反思的结果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思潮与精神解放 , 就是建立在这种反思之上的 。 它一方面表现为对旧的话语秩序的批判与反思 , 比如“潘晓讨论”这类青年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个体内心精神力量的发扬 , 尤其是对审美感悟能力的发扬 。

  那个年代之所以被看成“美学的年代”或者“理想主义的岁月” , 就在于当时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浓厚的审美感悟与思想启蒙的状态里 ,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就像刚刚萌芽的新苗 , 如饥似渴地汲收着精神养料 。 李泽厚《美的历程》、刘再复《性格组合论》这样专业的谈论美学与文艺理论的书 , 竟然能成为畅销书 , 尼采、萨特等现代主义哲学家的汉译著作成为大量青年热捧的书籍 , 校园内外充溢着各种狂热的诗歌爱好者……好不容易从压抑与封闭的状态里走出来 , 年轻人面对各种新思潮的冲击 , 进行着一次又一次思想的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