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潘晓讨论”到“美的解放”( 二 )

  这固然体现出了官方媒体更加真实和开放的姿态 , 更为年轻群体及其话语的“登场”开掘了更多可能 。 而青年叙事也在“潘晓讨论”之后呈现更多可能 , 尤其是青年话语里个人体验、生活体验比重加大 , 以至于到后来 , “人生意义”不再是一个值得反复讨论的公共话题 , 因为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不同 , 只要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就是有意义的 。

  但是 ,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 “潘晓讨论”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话题 , 与当时正处于旧的历史时期的“道德要求”逐渐瓦解、新的观念秩序还未全面形成的转折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而很多涉及重大命题的思考并未得到厘清 , 就迅速被一种轻盈的个人生活式的话语所取代了 。 正如学者贺照田所感喟的:“‘潘晓讨论’除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 却未能在对时代精神史课题来说最为重要的——理想主义的顺承与转化 , 和虚无主义的解析与吸收——课题上有到位的进展 。 ”

  更何况 , “潘晓”困惑在90年代以后伴随商品经济大潮出现了新的特征 。 很多人将“潘晓讨论”以“人生意义大讨论”的概念来解释 , 这没有什么问题 , 但在笔者看来 , 后者的概念范畴更广阔 , 潘晓面临的具体问题或许早已不存在 , 但青年面对人生道路的困惑却始终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