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从“潘晓讨论”到“美的解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 谈及此话题的文章已经很多 , 但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 , 媒体上的讨论似乎还不多 。 如果翻开上世纪80年代的史料 , 会发现关乎青年命运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便是著名的“潘晓来信” 。 1980年5月 , 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 , 怎么越走越窄……》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 。 历史书上一般这样描述这个事件:“这封信用沉重、幽怨、郁闷、诚挚、激愤的笔触书写了人生痛苦和创伤 , 一发表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 ”

  在此之前 , 有关青年命运思考的经典文本是刘心武小说《班主任》 , 在当时沉闷的文学圈子里抒发伤痕情怀 , 无疑是一声惊雷 。 如果说《班主任》还在讨论如何与旧的话语争夺青年的问题 , “潘晓来信”则是直接将思考命题转移到青年个体身上 。

  从本质上讲 , 潘晓的困惑在于个人话语崛起后却面临着当时社会对其的压抑带来的困境 。 被赋予了许多理想主义色彩的20世纪80年代 , 在其开端之时 , 是以这样一种迷惘、惶惑的姿态进入历史的 , 这的确是耐人寻味的 。 可贵的是 , “潘晓讨论”将当时青年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或者说现实无奈的诉说)作为一个公共议题展开 , 让个人性的青年话语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与过去的青年话语不尽相同 , 青年的困惑、无助乃情绪 , 照样能刊登在官方媒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