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谈条件,不如划底线(父母必读)


跟孩子谈条件,不如划底线(父母必读)
本文插图
作者:茗荷
来源:张德芬空间(ID: tefenchangpublic)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首先得争取自己跨前一步 。
01
上次去吃火锅 , 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拿着一辆玩具车跑来跑去 , 服务人员端着锅碗瓢盆穿行 , 他还是横冲直撞 。
一旁的妈妈看见了 , 赶紧去制止:“别跑了 , 这样很危险!”
小孩子不管 , 继续跑 。
妈妈一边追他一边说:“你给我站住!回来!”
小孩子一看妈妈追他更来劲了 , 置若罔闻 。
妈妈着急了 , 也担心孩子安全 , 说:“再不回来 , 下午的电影不带你去了!”
孩子一听 , “不行!你不带我去我一会儿就不去上课!”
“那你赶紧回来不乱跑!”
“那你要带我去看电影!我才去上课 。 ”
妈妈点点头 , 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 , 开始乖乖吃饭 。
这个场景熟不熟悉?诸如此类的还有:
“你把作业做完了 , 干什么都行!”
“你先把这个吃了 , 我就带你去玩碰碰车!”
“不把你的玩具收拾好 , 今天就没有睡前故事了 。 ”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 , 都越来越会讲条件 。
跟孩子谈条件,不如划底线(父母必读)
本文插图
02
谈条件的孩子 , 会怎么长大 。
很多父母 , 在孩子顽皮的时候 , 不自觉的就会跟孩子谈条件: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 , 你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拥有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 。
说好听点是奖励 , 说直白点 , 就是交易 。
为什么这些方法会被如此频繁地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
因为面对随时可以把你气炸的孩子 , 与耐心的教导相比 ,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立刻生效 。
但图省事 , 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孩子也就越来越懂“交易之道” , 越来越“狡猾” 。
站在父母的角度说 , 适当的用一些奖惩方法去引导孩子 , 无可厚非 , 但我们可能需要知道的是 , 用多了“交易”不仅有可能失灵 , 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1. 模糊孩子的是非观
就拿开头火锅店的孩子来说 , 孩子真正不适合在火锅店里跑去跑来的原因在于:
对人对己都不安全
打扰到餐厅就餐的其他人
对服务员造成困扰
但如果母亲让孩子安静下来是用孩子喜欢的“看电影”予以强化 , 却并不做进一步的解释 , 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不妥地方在哪里 , 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
更重要的 , 孩子缺乏站在其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 没能够利用这种机会树立起自己的同理心 。
反而是 , 因为他的行为 , 他拥有了跟母亲叫板的权利 , 下一次 , 他还有可能变本加厉 。
更别说 , 还有一些家长 , 就算是孩子按照要求做到了某样事情 , 家长却常常失信于孩子 , 比如孩子考试达到了预期 , 家长却不实现当初的奖励 , 长此以往 , 在孩子心中渐渐失去了威信 。
重要的 , “被欺骗”多了 , 孩子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不信任感 。
2. 让孩子迅速明白交换的好处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 , 在一个家庭之中 , 他们能够通过一次次试探 , 迅速明白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 。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人抱怨 , 孩子倒地撒泼 , 要糖要玩具 , 老人迫于公共场合“丢人现眼”的感觉 , 满足了孩子 。
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交换”到了他需要的东西 。
但或许我们不难发现 , 同样是这个孩子 , 他跟着爸爸的时候 , 却从不撒泼 , 显得很通情达理 。
亦或是他离开家庭环境 , 进入学校之后 , 能够循规蹈矩 , 做老师同学眼中遵守纪律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