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标题:读书管见:“知入”与“知出”
【书法字画|读书管见:“知入”与“知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 ,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南宋学者陈善《扪虱新话》云:“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 , 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 , 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 此是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 ,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 , 则又死于言下 。惟知出知入 , 得尽读书之法也 。”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
阅读中的“入” , 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 , 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 。《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沿波讨源 , 虽幽必显 。”叶圣陶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 ,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 , 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这一道桥梁 , 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 不但会面 , 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 , 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这说明阅读中的“入” , 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 , 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如此“入书” , 方可“见得亲切” , 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
阅读双方该怎样实现心情“契合”?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 ,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 ,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 然后可以有得尔 。”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 , 通过揣摩语言 , 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
在熟读基础上精思 , 确为“入书”之妙诀 。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因采菊而见山 , 境与意会 , 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 , 但意境全异 。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 , 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 。若改为“望” , 变为主动寻求 , 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 , 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 。苏轼的体会 , 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 , 离开反复思索 , 是无法达到的 。
阅读中的“出” , 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 , 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 , 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 , 不要“入”书过度 , 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这样读书 , 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 , 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 , 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明人王骥德《论须读书》说 “作诗原是读书人 , 不用书中一个字” 。这话也充满辩证法 , 值得揣摩与深思 。
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 , 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 , 青年必胜于老年 。”后来 , 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 , “目睹了同是青年 , 则分成两大阵营 , 或则投身告密 , 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 , 我的思路因此轰毁 。”就这样 , 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 , 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 。于是 , 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 , 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鲁迅不囿于书本 , 敢于突破 , 敢于超越 , 提出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见解 。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 , 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 , 怎样“用得透脱” , 很有启示意义 。
阅读 , 要“入” , 也要“出” 。“入”是“出”的基础 , 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 , 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既能 “入”又能“出” , 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张运辅)
- 俄罗斯美女的书法作品,自叹不如
- 现在学书法专业的学生,有前途吗?老师有话说
- 宋小宝书法被网友盛赞,潇洒飘逸,深得赵本山精髓,专家:江湖体
- 蒋介石4个“把兄弟”的书法,您会给出什么评价?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
- 快赏齐白石书法
- 东大1月书单!2021年一起养成读书好习惯
- 李梓萌书法,俊逸潇洒,端庄大气,写的太漂亮了
- 管子48小问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 古代科举状元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