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5 温里药: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四 )
文章插图
肉桂
第三个 , 散寒止痛 , 这个就回到我们刚才讲概述当中 , 凡是笼统的说的散寒止痛 , 就意味着这个药既能温中 , 又能温经 , 有比较广泛地温里散寒 , 或者温里止痛的作用 。 对于附子 , 这里就是一个散寒止痛 , 那首先它能够温中 , 用于胃寒或者脾胃虚寒的 。 如果属于阳虚的它可以用 , 已经在补阳当中介绍了 。 不是阳虚的 , 是实证 , 比如说寒邪太过了 , 脘腹冷痛 , 附子照样可以使用 。
除了温中以外 , 温经 , 那广泛地经脉受寒 , 出现的这些冷痛、头痛 , 附子能用 。 比较特殊的温经散寒里面 , 附子有类似于乌头的祛风湿的作用 。 所以对于风湿寒痹 , 尤其是对于风湿寒痹兼有阳虚的 , 附子是一个很好的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 。 所以这里的散寒止痛主要我们就把它反应在温中和温经方面 。 温经方面 , 其实与祛风湿可以适当地考虑 , 祛风湿它不如乌头 , 所以乌头放在祛风湿药里面 , 附子完全可以用 , 同样的有相类似的祛风湿的作用 。
第三 , 它是里寒证 , 是实证 。 第二 , (也)是里寒证 , 是虚证 。 所以前人说附子只要有寒 , 不论虚实 , 都可以使用 。 一个是虚寒证 , 一个寒实证 。 实证就是温里散寒止痛 , 虚证就是用来温补阳气 。 所以附子功效主要在三个方面 , 对应还是比较强 , 也容易记住 。
附子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 , 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 首先在用量 , 我们书上是3到15克 。 附子的用量在全国悬殊比较大 , 比如说在南方江南沿海的一些地方 , 一般用量都比较偏小 , 当地因为气候炎热 , 一般的人都容易受热 , 有的都容易比如说出汗这样的一些(情况) , 可能用附子都特别胆小、特别谨慎 , 尤其是气候炎热 , 容易受热 , 所以一般用几克的很常见 。
但是在西南地区 , 附子的用量 , 很多临床医生对15克可能不能满足他的 , 所以用15克都是比较保守(的) , 附子用到30克是家常便饭 , 尤其在四川、云南 。 云南在五十年代有一个全国有名的把他称为“火神”的吴佩衡 , 吴老 。 吴老在处方当中用半斤附子的不是罕见的事 , 常有的事 。
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久煎 , 如果附子用3、5克 , 不久煎 , 不炮制也容易中毒 。 如果量大 , 很大 , 煎它三五个小时 , 像那个吴老的 , 有的时候就叫上午煎到下午 , 有的晚上煎到第二天早上 , 那几百克的附子 , 它也没有什么毒性反应 。 关键是应不应该用那么多?实际上可能没有充分的应用 , 我这里讲不是提倡大家多用、重用 , 我们尤其是初学了以后 , 刚刚在临床 , 教科书上15克应该是比较大的量 , 应该以这个量为主 。
在有经验了的情况下 , 如果觉得必要 , 那可以增加一点用量 。 有的时候 , 比如说作为汤剂 , 汤剂当中它的溶剂是有限的 , 有限的溶剂当中用的再多 , 它的溶解度的限额它的含量并不完全增加的 。 关于用量我们正确对待 , 有的用量过分地偏大 , 同样是不安全的 , 同时对药材也是一个浪费 , 但是过分地谨慎也会影响它的疗效 。
附子是要久煎 , 所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地多用一点 , 应当相当安全 。 它的温燥性 , 它不像姜甚至麻黄这一类 , 可能都还不那么厉害 , 所以在西南民间 , 冬天经常把附子作为一个食疗炖肉、炖羊肉 , 那个量用得比较大 , 但炖的时间长 , 那很多人没有明显地阳虚 , 用了以后 , 也没有怎样的温燥的这种不良反应 。
附子应该说只要用得合理 , 安全度还是很高 , 关键就是久煎 , 久煎到没有一点麻味 , 这个和乌头是一样的 , 用法用量说一下 。 尽管它的配伍、炮制等等 , 都能够降低毒性 , 但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加热煎煮 。
所以附子作丸散剂 , 一定要谨慎 。 它在(没)有水的情况下 , 没有经过高热来水解 。 我曾经见到这样的一个附子中毒的 , 附子炖肉吃 , 吃了很多 , 没有任何反应 , 有那么一片附子 , 贴在锅上 , 水没有淹着 , 最后吃那片附子以后 , 马上就不舒服 , 先是发麻 , 后来就出现心脏的一些不良反应 , 心律失常这样的一些 。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6 小茴香 丁香 良姜 花椒 荜茇 橘皮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0 发散风寒药:桂枝 紫苏 生姜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8 薤白 柿蒂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7 枳实 木香 沉香 乌药 香附 佛手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3 苡仁 车前 滑石 木通 石韦 萆薢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2 利水渗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40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8 独活 威灵仙 川乌 蕲蛇 乌梢 木瓜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34 攻下药:大黄(二)、芒硝
-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3 桑叶 菊花 蝉蜕 蔓荆子 葛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