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可以重建自己的“三观”,多半是这些原因
导读:重建三观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它可以深刻你对很多事情的原有看法 , 纠正偏见 , 坚定信念 , 从此你遇到很多事情都能够不再畏惧 , 从容不迫 。
这是一次摆脱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绝好机会 , 从此你再看待你的亲人 , 你会发现似乎可以看透他们几乎所有想法和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 。
为什么?
因为曾经的你和他们共享同一个环境 , 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你过去的影子 , 而你在三观重建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三观重建的过程是苦不堪言的 , 而且伴随着重重条件筛选 。
最基本的触发条件是巨大的痛苦 。
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这3条黄金法则来重建“三观”
本文插图
多经历 , 建立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 , 也就是多几面镜子参考 , 看到更全面的自己 。
诚然 , 我们对自己的价值的判断来源于我们的主要照顾者 。
但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 , 我们可以去建立其他类型的关系 , 比如和老师同学的 , 和朋友的 , 和同事的 , 从他们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样子 。
我的一个朋友是家里不太受重视的孩子 , 也因此她乖巧勤奋 , 一路学霸拿了博士学位 。 在一次聊天中 , 她感慨 , 也许她和父母亲人没什么缘分 , 老天补偿她 , 让她得到很多老师的关爱 。
读研二的时候 , 有一个出国交换的机会 , 只有她申请了 , 但是导师让另一个同学去 。
她非常愤怒 , 给导师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 , 言辞激烈 , 有些不计后果 。 结果 , 导师不仅认真回复了她的邮件 , 还专门约了她谈这件事情 , 最后安排了一场面试 , 在她和同学之中选了她去 。
在和老师的一次次互动中 , 她看到了被欣赏的 , 被喜爱的自己 。
一句话 , 我们需要被看见 。
本文插图
将专注于外在评价源转向内在评价源 , 争取做到两者间的平衡 。
我们不可能脱离他人的评判而产生自我认识 , 一个没有外在参考的自我认识会是不真实的 , 但是过于在意他人的评判 , 很难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自我认识 。
他人的评判是多样的 , 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
阿诚先生在父亲平反后对老爷子说的这么一段话:如果你今天欣喜若狂 , 那么这三十年就白过了 , 作为一个人你已经肯定了你自己 , 无须别人来判断 。
要是判断的权力在别人手里 , 今天肯定你 , 明天还可以否定你
当我们有一套自己的评价体系 , 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便会依从自己的内心而非他人的建议 。
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在《个人的形成中》强调的 , 唯一要紧的问题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令我满意?这种生活能否表达真正的自我?”
本文插图
读圣贤书比听别人吹水有意义?未必 , 如果你精英环绕的话 , 那意义非凡!好好审视你生活的圈子 , 真的有大量精英吗?
确实存在有些人满腹经纶 , 能不断输出真知灼见 , 让人醍醐灌顶 , 可是正态分布决定了其实大家都比较平凡 , 大家的圈子也比较平凡 。
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 , 你就会逐渐意识到 , 原来我不知不觉完成了一次三观重建呀 , 活下去好像也没什么好痛苦的了 。
但是三观重建的过程意味着大量的自我否定 , 所以它注定是极其痛苦的 , 但是 , 它也给你带来了更开阔的视野 , 更深刻的认知 , 更旺盛的创造力 。
而且 , 重建的三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固若金汤 , 使你充满自信 。
虽然这可能会让你不合群 , 但合不合群还真不是你的错 , 只要圈子里和你一样的人足够多 , 原本合群的那部分人就是不合群了 。
- 老伴,夫妻,儿女,婚姻,离婚,遗产|为什么五六十岁的男人最好不要找老伴?过来人告诉你3个原因
- 友谊,爱情|成年人应有的默契:你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会主动联系你
- 为什么给子女看完孩子的老人,又回到了老家
- 成年人应有的默契:你不主动找我,我也不会主动联系你
- 婚前检查,结婚,夫妻,未婚夫|为什么很多女人拒绝做“婚检”?过来人告诉你3个原因
- 为什么很多公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到年底?老板都是怎么想的?
- 做什么可以修身养性?
- 原来;女人的这些肢体语言,其实是在暗示你可以得到她
- “孩子,谈恋爱到这个程度,才可以结婚 ”来自爷爷的一番话
- “老公,为什么你妈要40000不直接和我说”男人:你太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