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标题:北宋为何难以走出文武失调 , 和战两难的困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郑渝川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一书出自我国台湾地区的著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方震华 。方震华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唐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史。全书由七篇论文组成 , 深入探讨了北宋中后期如何放弃了以岁币换取和平 , 并在“强兵”、“拓境”上的种种努力 , 以及因此带来的深远影响 。
宋真宗年间签订的澶渊之盟 , 确立了北宋王朝对外政策的基调就是要防御与安抚 。这一政策根本动摇发生在神宗年间 , 但仁宗年间其实已经有了苗头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指出 , 北宋西北地区的武将(以种谔为代表)甚至民间的豪侠之士就在努力突破原有政策的限制 , 并达到了开拓水洛城的目的 。
长期对外防御与安抚 , 武将的政治地位、调用资源的能力毫无疑问会发生下降 。相比北宋之前数百年内的武将地位 , 北宋的这种现实肯定会让武将集团感到不满——后者不要说发展为主宰政局的军功集团 , 就连保住权位有时也变得十分困难 。这一点从北宋名将狄青的官场遭遇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说明 。
与之同时 , 北宋民间也有许多文士提出了重现汉唐风度 , 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主张 。北宋承平日久 , 经济和社会繁荣 , 世家实力衰落为平民子弟在政治和文化上崭露头角提供了可能 。这些成就与北宋在军事上的被动地位、防御姿态呈现出反差 , 虽然北宋士人的主流显然是和平主义者 , 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士子希望能够推动朝廷在军事开拓进取 。包括《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这本书在内 , 许多历史学家已经注意到北宋士子的上述心态 , 与北宋出现了新的华夷关系范式(不再是汉唐时期的华夏核心、蛮夷周边模式 , 而是华夏与多个异族政府并存 , 还得定期支付岁币 , 另外北宋将被辽国长期控制的幽云十六州视为本朝的失地)有关 。
有意思的是 , 诸如范仲淹、韩琦等杰出的北宋政治家 , 在选择或战或和问题上也出现过戏剧性的转变 。范仲淹在1040年到西北主持军务时 , 反对出兵进讨李元昊 , 甚至在朝廷决议出兵后仍然坚持招抚李元昊 , 拒绝派兵配合作战 。但在几年后 , 因为对整军备战的成效感到自信 , 所以范仲淹开始以古代的名将自居 , 力主积极进取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详细检视了真宗至神宗时期的文士论著 ,清晰的揭示出北宋和战政策的转变并非仅仅是神宗、王安石二人力推的结果 , 而是经过长期的酝酿 。
和战两难的困境 , 也不仅仅表现在政策选择上 , 还有文武纠结之上 。要建树军功 , 洗刷北宋君臣认为的国耻(幽云十六州) , 惩罚叛贼(从北宋割据自立的西夏) , 就必须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武官——但这种依仗对象本身也可能成为颠覆统治的问题 , 毕竟唐朝中后期和五代的教训十分深刻 。北宋为此进行了设立武学、武举的制度创新 , 着意培养懂得军事的儒将、儒帅 。而这种人才选拔体系同样偏重儒学 ,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策论与骑射 。虽然如此 , 因为宋朝的武将地位不高 , 所以甚至长期出现武举进士在中举后马上转入文职 , 并不任职军旅的颇多案例 。
有意思的是 , 《和战之间的两难:北宋中后期的军政与对辽夏关系》书中也指出 , 举办武学、武举本身也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 。虽然彻底查禁民间研习兵书难以做到 , 但在明面上增加兵书在民间的传播却是可能的 , 再筹办武学和武举 , 让对兵学有兴趣的人才纳入政府监控 。
总的来说 , 北宋时期的文武纠结困境 , 不但没有通过武学和武举得到破解 , 但实际上却变成了科举竞争激烈背景下 , 文士选择的一种捷径;通过武举进入军队的士人 , 确实也不乏军事人才 , 但更多的却是那种仅仅了解军事知识皮毛 , 而无法真正意义上融入军队并带领同胞作战的书呆子 。这也是为什么北宋以及后来的南宋 , 军事能力始终难以提高 , 即便偶尔涌现出狄青、岳飞这种反常规的军事天才 , 也无法真正意义上高效调动军事资源来达到作战目的 。
- 镇元子连如来也不怕,为何观音降临五庄观,镇元子吓得当场起立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牛家村为何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射雕里的大神几乎都来过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
- 北宋灭亡时梁山好汉大部分还在世,他们表现怎样?真令人失望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