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种特殊化,“知天命”三个字是不能视为一种通用的年龄别称的 。
文章插图
花甲花甲是个流传下来的老词,不过可以肯定,咱们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出去吃宵夜时的“花甲”,一种海鲜贝类 。实际上“花甲之年”是指六十岁,为什么用“花甲”来指六十岁呢?
因为中国古老的天干地支纪年系统,是天干十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搭配用来标记年份,比如闹瘟疫这年就是“甲子”年,然后一路配下去,“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因为十配十二,所以刚好到六十年完成一个轮回,重新从“甲子”年开始 。
因此一个轮回六十年,被称作“一甲子”,比较官方的称呼是“周甲”,而将这些年份纪录标出来,繁乱花人眼,所以又称为“花甲” 。
因此“花甲”就代表六十年,引申到人的六十岁 。
文章插图
古稀“古稀”这个称呼和“豆蔻”一样,也是出自诗歌文艺创作 。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
在杜甫的年代,能够活到七十岁,确实是“古来稀”的,这和生活质量、卫生条件等各方面原因都有关系 。所以“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就和我们今天说的“百岁老人最难得”一样,是一个平常说法 。杜甫借当时人都很难达到的年纪,来感叹春光易逝,人生需珍惜眼前时光 。
在我们今天来说,七十岁老人算是平常了,但是“古稀”这种说法已经固定下来,用来指称人达到七十岁的年龄阶段 。
文章插图
期颐“耄耋”前面讲过了,是八九十岁,而“期颐”就更加长寿,是更难得的百岁之寿(男),百岁之福(女) 。其实“期颐”和“耄耋”,以及“幼学”、“弱冠”这些比较正式的年龄别称,都是出自《礼记》,而不像“豆蔻”、“古稀”是出自文艺作品,众人传颂 。
《礼记·曲礼篇》:
人生十年曰幼,学 。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 。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 。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耋,而传 。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
“百年曰期,颐”——“颐”,就是颐养天年的意思 。人生百年(一世纪),所以活到百岁就像到有效期了,需要好生颐养了 。
因此就用“期颐”来代指百岁 。
文章插图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古人对数字不是不敏感,而是思维方式不同 。就好像纪年一样,都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或者是换个朝代,换个年号就重新纪年 。
和西方公元纪年的区别就在于,缺乏一个原点,所以中国历史会在不同的朝代、年号当中切换,我们如果需要知道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节点,就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参照坐标——现在就是用西方的公元制 。
这只是个时间标准,就好像咱们计时都是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参照一样,并不涉及到所谓民族尊严、传统文化重要性之类的争论 。
其实要改变这一点也容易,就在历史上选取一个关键时间点作为参照时间标准即可,比如如果将秦始皇称帝(前220年)那年算作元年,那我们今年就是“秦元2241年”——不过所有的历史资料就都要推倒重新来过,这种工作极其巨量——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暂时没有必要去做 。
就好像我们现在都说三十岁、四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一样,没有人愿意在日常中使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因为生活总是走向简单实用化的,文化的推进演变也是如此 。
当然,也许有一天,中华文化真正引领全球了,那么这些历史中的称呼,也有可能重新成为时尚,也未可知 。
外国人咱们管不了,中国人还是要稍微熟悉一下传统文化才好 。
即便不知道,也不要不懂装懂,读成“毛至之年”,否则就难免被笑话了 。
- 鲍汁海参的做法大全是什么
- 劳动节是国际节日吗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 打喷嚏一二三次含义 喷嚏是打出来好还是憋回去好
- 美国登月成功是哪一年 1969年美国登月是真的吗-
- 生气打自己耳光心理学原因 自己扇耳光是什么人
- 清蒸鲟鱼的做法大全
- 鸡蛋薄饼的家常做法
- 鲤鱼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 菠萝蜜一天最多吃几颗 菠萝蜜能吃多少一天
- 河北秦皇岛是几线城市 秦皇岛属于三线城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