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唐代诗人,文学家,提起他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中学时学过的那篇《师说》了 。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他为师者正名,开一代之文风,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可真正论名气,韩愈不如苏东坡,论作品的质量、产量,他也不如同期的柳宗元,可为何后世还是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呢?难道是靠资历、年纪?好像也不是,比如“初唐四杰”之首就是年纪最小的王勃 。
文章插图
唐宋八大家
其实,韩愈之所以能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笔者认为是一个人的一句评价起了很大作用,这个人就是苏轼 。苏轼曾为潮州重修的韩愈庙撰写碑记,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碑文里评价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
这里的“文起八代之衰”就是指韩愈曾发起的“古文运动”,挽救了八代以来衰败的文风 。
一、韩愈为何要倡导古文运动韩愈为何要倡导古文运动,这是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不良的文风所造成的 。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
东汉之后,道德丧失,文风败坏,主流学术界兴起了一股老庄玄学之风 。在这种背景下,骈体文大行其道,当时的文人争相效仿 。
那什么是骈文?骈文就是散文的前身,又被称为骈体文、四六句,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 。
本来追求文章的格式对仗、文辞优美也没有错,可这种追求奢华文风的写作一旦开了口子,就难以矫正了 。
文章插图
《六朝骈文》
文人们写文章开始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追求辞藻华丽落入无病呻吟的圈套,在这种不良风气下导致了文坛大量的文章空洞无物 。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当时,除了《哀江南赋》、《与朱元思书》等少数的几篇名篇,再也没有什么好的作品出现,文坛也远没有先秦、两汉时那样灿烂的气象 。
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唐朝,比如王勃那篇名垂千史的《滕王阁序》就有骈文的影子 。
《滕王阁序》一文虽然震铄古今、照耀千古,但其诟病是堆砌的词藻太过华丽,特别是一开篇繁复的描写,引经据典,王勃也难以免俗 。
还有那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也是化用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
文章插图
滕王阁
唐朝是自秦汉之后的又一强大帝国,应该有和国力匹配的文风 。大唐不应该只有李白、杜甫的唐诗,也应该在散文上有所创新 。而这种创新需要先驱,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在隋朝开创的,在唐朝时得到了大规模普及 。骈体文的盛行也影响到科举考试,虽然经过了房玄龄、杜如晦、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贤相的加以矫枉,但仍然不能挽救文坛衰败 。
古文已经式微,到了韩愈这个时候,骈文已经达到鼎盛的“西风压倒东风”之势 。
读书人存于天地间,就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如何继绝学?那就是接过先秦两汉时文人的大棒,纠正不良风气,韩愈觉得有必要拯救古文了 。
二、韩愈怎样倡导古文运动1.以身作则、从教育入手
韩愈强调“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反对模仿抄袭、言之无物,认为写作就是要抒发心中之“气” 。
从秦、汉的那些大家那里吸收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 。说穿了,韩愈觉得写作就是要原创,秦汉那具有“风骨”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
韩愈作《师说》一文,一方面是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正之风,其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劝导人们回到尊师重道的正道中来,并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帮手帮助其完成复兴古文的大业 。
那怎样才能找到合作伙伴呢?从历史的历次启蒙运动、变法图强中,我们不难发现都会有教育家的影子,比如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教育家福泽谕吉,比如洋务运动时的教育家严复 。要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教育是最好方式 。
- 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什么 兵马俑 世界第八大奇迹
- 真我x50pro和ace2哪个好 真我x50pro对比ace2哪个好
- 红茶与绿茶的功效区别
- 红糖对月经不调有用吗
- 用蒸鱼豉油蒸鱼的做法大全?
- 书法结构八个规律口诀 硬笔书法结构的基本规律
- 海洋十大霸主排名 海洋十大霸主排名今海洋最顶级掠食者
- 高铁为什么没有e座 高铁座位分布为什么没有E
- 腊八粥都有什么材料制成 腊八粥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什么材料
-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如何人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