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二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如果爱,即使离家千里,一句问候,一个拥抱都能感受到爱 。
如果不爱,即使咫尺也是天涯,就算对面也不能相识 。
这从来都不是家庭和事业的博弈,这只是一个母亲内心情感的流露 。
02
知识VS情感
影片中有一段母亲指导女儿弹琴的场景,让我就像看见了给孩子辅导作业的自己 。
有一个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母亲指导自己弹琴,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不知道有多少人求之不得 。
可是女儿伊娃却是推三阻四,当不得不开始弹琴的时候,浑身都是局促和紧张,战战兢兢地弹完琴后更是把手指含到了嘴里,等着母亲的评价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母亲脸上的表情一直阴郁不定,是压抑的挑剔和否定,是一句“我喜欢你”得敷衍 。在“你弹得挺好”的心口不一的评价之后,母亲开始了滔滔不绝的专业指导,女儿的脸则更加暗淡下去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像极了我和女儿之间辅导作业的过程 。我一腔热血要帮助女儿提高学习成绩,女儿却总是不喜欢我的介入 。
而当我看了女儿的作业之后,从来没有满意过,又总是压抑着自己的不满,给予一句言不由衷的肯定 。因为,母亲不应该否定孩子,否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可我不知道,那滔滔不绝的指导背后,已经有否定,我不知道,我心里的不满意根本就隐藏不住 。
有一个学识丰富的母亲,到底是孩子的幸福还是不幸?
我们总以为给孩子更多的输入正确的知识会让孩子更优秀,殊不知,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肯定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我见过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对孩子写出一篇小作文的崇拜,那从心底里流露出的肯定真的好滋养人 。
我那时候困惑过,是不是如果我不识字就好了,那女儿现在做出的一切我是不是就会打心底里肯定?因为,有那个标准在,我真的做不到发自心底的肯定,我总会觉得这里还可以更好,那里还差一点 。
后来我才知道:
问题不在于我认不认字,而在于我把什么看得更重要,是知识,还是情感 。
不是不可以指导孩子,而是不可以带着否定指导孩子,不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优势要求孩子 。
而这,来自于我自己内心的脆弱,空虚的内心只能以拥有知识支撑自己 。我想,夏洛特也是这样吧 。
03
真实VS表演
夏洛特真是一个绝佳的演员 。
你看,她本来不想见到另一个有病的女儿海伦娜,她只想让她待在疗养院里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 妈妈不想见海伦娜)
结果当她见到海伦娜的时候,虽然每一个近镜头都能捕捉到她对这个生病在床,发着含混不清的声音的女儿的本能的厌恶,但她依然可以慈爱的把海伦娜的头捧在手里,她可以用最温柔的语调告诉海伦娜她每天都在思念,赞扬海伦娜的头发有多么美,精彩的如同变脸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妈妈见到海伦娜时)
就像伊娃认识的母亲,夏洛特永远清楚用什么样的语调,什么样的举止能传达出爱,她的声音举止充满了美感,可是她的眼神会出卖她,女儿凭身体的直觉就能感受到她的心口不一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表演得再好,还终归只是在一场戏 。一场演员和观众心里都明明白白的戏 。

推荐母爱主题的高分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最后一部电影

文章插图
(妈妈见到海伦娜之后)
不要以为精彩的演技就能够弄假成真,观众不只是凭眼睛耳朵看戏,他们凭的是直觉,是心,尤其是孩子 。
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不要因为我是母亲就一定要假装去爱,你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而表演只会让母亲和孩子的心隔得越来越远 。
就像影片中的伊娃,看着母亲的每一次表演,只会在一旁讥讽冷笑 。
当伊娃借着醉意表达出她心中的不满和恨的时候,夏洛特才不再逃避,女儿也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母亲是怕她的,原来每一个午夜梦回的时候,这个看似强大的母亲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活过,她的心里空落落的,没有任何人能在她心里,她连自己母亲的样子都无法想起 。原来她渴望爱自己的女儿能把自己抱在臂弯里,可是她又害怕去爱,她害怕一旦爱了就会被要求,她很无助,她不敢流露自己的情绪,就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