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雨声的语句( 七 )


4
春雨朦朦地下起来了,夹着丝丝缕缕的春风 。春雨细细的,密密的,灰蒙蒙的,远处的山峦、大树、房屋,朦朦胧胧,就像浸在一片薄雾中 。春雨,似雾非雾,似线非线,似有形又无形……从远处眺望,朦朦的春雨好似漂浮在半空的丝绸,近看,春雨宛如是天女撒下的花瓣,滴落在地上、树上、房屋上,沙沙沙的飘落在绿茸茸的草地上,干渴了一冬天的大地张开绿色的大嘴,贪婪的吮吸着甜润的雨水 。
5
下雨了,地面上的雨水洒向了河里,雨水打在河面上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大树吮吸着雨中的营养,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花瓣上留下来,农民伯伯连忙在地上播种,田地经过雨水的灌溉后,长出了小花,小草,稻谷也长好了,春雨淅沥沥给大地带来了喜悦 。
6
雨停了,我来到了公园,公园里一片清新,杨柳长出了翠绿色的小芽,在微风中摇摆着它那苗条的身材 。枝条下还挂着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摇摇欲坠,杨柳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得更茁壮了;花儿经过春雨的沐浴,穿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裙,簇拥在一起,仰起了稚气的脸儿,露出迷人的笑颜;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扬起绿色的脸观察着这奇妙的世界 。看,那是呢喃的紫燕,在春雨中寻找着它该拥有的家 。
描写雨声的句子细雨落在老屋的瓦楞上,那是春天在低声细语,讲述一路走来的故事 。滴水檐望着地上的石缝,用精心积攒的一滴滴水珠在石板上奏出一串串的平平仄仄 。树影摇曳,张开一片片叶子迎接紧一阵慢一阵梳理 。
菩萨蛮(雨声不断垂檐竹)
年代:宋
作者:赵彦端
作品:菩萨蛮
雨声不断垂檐竹 。清歌唤起清眠熟 。洞户有馀花 。同倾细细霞 。酒行如过雨 。雨尽风吹去 。吹去复盈杯 。一春能几回 。
听 听 那 冷 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