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高中的利弊( 二 )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寄宿制”,这对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寄宿制高中的利弊】近些年来,寄宿制私立学校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环境里面“磨练” 。在我接触的父母中,大都有着这样的共识:孩子吃点苦好,正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 。
那么,早早地将孩子送去寄宿学校真的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吗?今天西西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寄宿制”的利弊 。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寄宿呢?
第一、年龄稍大,自理能力强的孩子 。
一般来说,上高中的孩子自理能力稍微强一点,选择寄宿能够更好的锻炼孩子,并且有利于提前适应大学的住宿生活 。
第二、家里长辈非常溺爱的孩子 。
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那里 。很多时候,爷爷奶奶都是很溺爱孩子的,这样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那么,这类的孩子,可以尝试送到条件好一点的寄宿学校 。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必须要给孩子一个“过渡”时期,在这期间,首先要戒掉“溺爱”,然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机成熟了之后再送去寄宿学校 。
而研究表明,这几种孩子不适合寄宿学校:
①年龄过小 。
伊曼努尔.康德在《关于教育的思考》中说过:“如果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曾被无故抛弃,那么中衡野蛮孤僻的个性将伴随他一生 。”
刚上小学或初中的孩子社会性格没有完全形成,这么早让她离开家,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孩子的安全感容易缺失 。
②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建议: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适合寄宿,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住宿,也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 。
③情感太过细腻的孩子 。
有些孩子天性就比别的孩子思考的更多,想得更多,寄宿学校的不确定性更多,需要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很多 。情感太过细腻的孩子容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隐藏情感”,而这种孩子一般会将内心的“小九九”隐藏起来,容易导致内向性格 。
住宿的孩子易产生的几种不健康表现:
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产生孤独感容易自我放弃、放纵;养成不良习惯不利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愈发叛逆自我保护意识太强 。
都说孩子的个性是缤纷多彩的,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而寄宿学校的规定是死的,他不会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而制定专属的教育方案,也无法做到像家长般一对一地因材施教 。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并不适应于这套管理和教育方式,从而违背他们的天性,对性格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
同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寄宿不等于孩子不需要关心 。
很多家长都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孩子去了学校,就要放心地把他交卖棚做给老师,有这么多同学陪着,应该没什么大事 。
然而和行事实正好相反,这其实是家长“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表现 。教育无小事,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缺失了这一环,孩子的成长必定是有缺憾的 。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文化课和通识教育,家庭教育才是培养孩子人格的关键!
另外,“孩子刚开始住宿就要狠心,过了这一阵就好了”这个想法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
看过一个12岁寄宿孩子的日记:《想妈妈》,内容是这样的:
已经是星期三了,我开始想妈妈了,不知道妈妈过得怎么样,真想回家看一看呀!有时候上课,心里想着妈妈,眼泪就不听话地流出来了,我怎么也止不住,我想妈妈,眼泪也想妈妈 。可是,如果让别人看见我哭,别人会笑话我的,所以,我就趁卫生间没有人的时候,赶紧到卫生间去哭 。
可以看到,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他们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的父母,懂事到怕父母担心自己 。这个时候,孩子是很希望听见父母的回应的,他们对父母的期盼很强烈 。而父母这时候的狠心则恰好伤了孩子的心,打破了孩子所有的幻想 。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
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