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壁归赵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三 )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⑵ 写出下面成语相关的人物主角 。初出茅庐 。破釜沉舟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
初出茅庐(诸葛亮 ) 破釜沉舟(项羽 ) 指鹿为马(赵高 )
完璧归赵(蔺相如 ) 卧薪尝胆(勾践 ) 人木三分(王羲之 )
⑶ 历史成语和它的主人公,比如:完璧归赵(蔺相如)
纸上谈兵(赵括),草船借箭(诸葛亮),焚书坑儒(秦始皇)
⑷ 根据成语写主人公和根据人名写成语 完璧归赵( )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蔺相如
望梅止渴——曹操
纸上谈兵——赵括
诸葛亮——神机妙算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匡衡——凿壁偷光
⑸ 请问上凿壁偷光,乐不思蜀,破釜沉舟,负荆请罪,入木三分,完璧归赵这几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
凿壁偷光
záobìtōuguāng
[释义]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 。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语出] 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
[正音] 壁;不能写作“璧” 。
[近义] 囊萤映雪 穿壁引光
[用法] 用作褒义 。专用于学习上 。一般作定语、状语 。
[结构] 连动式 。
[例句] 古人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
[成语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
⑹ 完璧归赵、闻鸡起舞、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卧薪尝胆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完璧归赵:秦昭襄王、蔺相如
闻鸡起舞:祖逖、刘琨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纸上谈兵:赵括
卧薪尝胆:勾践、夫差
拓展资料:其他类似成语:
桃园结义:关羽张飞刘备
草船借箭: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望梅止渴:曹操
⑺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蔺相如、廉颇 。
完璧归赵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出处《史记》,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 。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 。因功任为上卿 。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
(7)完璧归赵成语的主人公是谁扩展阅读 :
赵国有幸得到了楚国的珍宝——和氏璧 。秦昭王听到之后就派人给赵王送去一封信,信中说自己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得赵王的和氏璧 。赵王接到信后,就和大将军廉颇还有众大臣一起商量,他想要将宝玉给秦国换城池,但是,他又怕秦国不守信用,白白损失宝玉又得不到城池;但是不给吧,他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 。
赵王十分犹豫,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宦官缪贤建议说:“我有一个门客,叫做蔺相如,如果让他出使秦国,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于是赵王就将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了 。
秦王得知赵国的使臣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非常高兴,就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 。蔺相如将和氏璧呈献给了秦王 。秦王看到后很开心,就将和氏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人员观看,但是却没有人理会蔺相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