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为受礼者加上采衣 。采衣是儿童幼女所穿的服饰,象征儿童的天真烂漫 。紧接着,又要为受礼者换上发笄,罗帕和素裙,这套服饰可是爱美的女孩子的福利了!
在古代,这是二八佳人们在芳华之年的最爱,体现了古人的美学寄托 。最后,则要换上发簪和深色曲裾,这是象征华容稳重,寓意女子登堂入室,成为一家主母 。
这三套服饰展现了女子一生的成长历程,不得不佩服古人细腻多情的心思,这一安排既富有智慧深意,又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美好追求 。
加礼过程也是精彩绝伦 。首先,由受礼者的双亲迎接宾客入座,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还要致谢辞 。宾主双方和受礼者的方位和坐姿也是马虎不得 。
加礼开始,首先由有司为受礼者加上采衣,并致祝词 。受礼者受礼后从闺房走出,向宾客展示 。然后要面向父母行拜礼,这是表示对父母的生养大恩进行感谢 。
文章插图
紧接着,受礼者回房,在有司协助下换上素裙,继续进行第二次拜礼,这次是表达对于长辈和师长的尊敬 。
到第三次加礼和拜礼时,受礼者已经插上发簪,换上相当隆重的礼服 。而这次拜礼,则是表示对于传统女德的尊重,要在婚后相夫教子,继承前辈的贤德 。
礼成之后,女子需要以跪姿聆听父母双亲的教训,之后对宾客进行答谢 。和男子的冠礼类似,,笄礼上,也需要为受礼者取一个字作为别名 。而由于封建女性不宜抛头露面,因此,最后的上门拜访乡贤这道流程倒可以省略了 。
成人礼与中华文明
在古代,子女举行冠礼或笄礼是家中备受瞩目的大事,体现了古代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殷殷期待和教育严谨的责任感 。
《礼记》有云:“夫礼,始冠也” 。古人作为成年人,进入社会并承担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都是从冠礼或笄礼开始 。
【20岁弱冠之年寄语怎么写 古人对弱冠男子的祝福】对个人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从上文可以看出,成人礼的举行年龄与婚配关系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
因此,这两项制度也可以是说对古代婚配关系资格的审查和对婚配制度的补充 。而以冠礼和笄礼开始,发展成了一个原生家庭关系的确立,并加强了宗族,乡域结构的联系,可谓寓意深远 。
文章插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冠礼和笄礼仪式也进行了一定的完善和改进 。自周代起,由于服饰的变化,仪式需要的服饰和礼器也经历了一定的简化 。
例如,在讲究实用简洁的宋代,冠礼和笄礼已经无需宴请宾客,乡贤来大摆排场了 。成人礼已经仅在宗族内部举办,只表达家族对于后辈的殷殷期望了 。
但是人们对此的热情从未减退,冠礼和笄礼已经融入了汉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一种崇高的文化认同了 。
而仪式的复杂更是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法制度的完善,古人对于宗族观念的执著,以及治国平家,人与自然和谐一统的伟大智慧 。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方言、文化民俗的差异,在同时期的冠礼和笄礼仪式上也别有差异,这种特殊也极富艺术特色!
一直到明末清初,冠礼和笄礼的发展才遭到了中断 。一来是传统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差异过大 。
二来则是比较实际的要求,冠礼是离不开发髻的,而统治阶级则是强行推行剃发令,好不容易留的长发只好替作辫子了 。
虽然在精神内涵上失去了物质象征,但是百姓对成人礼的热情还是无法消退的 。包括三加,取字这些流程只好在形式上简化来弥补了 。
文章插图
民国以后,由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传统的冠礼与笄礼已经日渐消亡了 。
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思想开化,不但西方的成人礼聚会成为如今年轻人们追求的潮流 。复古式的冠礼、笄礼也在被人们复原和推崇 。
有机会的年轻朋友如果亲身体会的话,一定会被我们祖先文化的深邃和浪漫深深折服的!
-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表 束发之年是指多少岁
- 高姿防晒霜安全吗
- 1到100岁的古代称呼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
- 男子弱冠指的多少岁 男子弱冠指的多少岁以上
-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一览表 朝杖之年是多大岁数
- 三十而立,四十什么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二十不惑
- 年龄别称1到108岁 桑榆之年是多少岁
- 垂暮之年是什么意思 稍纵即逝是什么意思
- 20岁学什么技术比较好 没学历学什么技术好
- 20岁做包茎手术晚了吗 割包皮后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