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茶为什么那么贵( 五 )


山上有不少摩崖石刻,古人游后不吝溢美之词 。
下山不久来到了桃源洞,过程宛如“桃花源记”,一路穷极幽深,石崖相倚成门,婉转而入,石桥下溪涧流水,内忽平旷,四面环山,潭水悠悠,桃林片片,田畴可一、二十亩,鸡犬相闻......
这里有座道观,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据说当时流传武夷山隐居仙灵,吸引大批高士来此修炼,明朝时桃源道观已远近闻名,建有三清殿、三皇元君殿、三官殿、真武殿、娘娘殿、功德祠等殿堂,修真高道多选此地居之,民国时重修,如今是福建省的重点宫观之一 。
桃源洞还有一座老君圣象,高达十六米,造像逼真庄严,神态和蔼可亲,线条畅然,洒脱自在,超然物外 。
南行到达一线天,又称“灵岩”,长176米,最窄处仅0.3米,下为伏羲洞、风洞和灵洞,从洞底仰视,岩顶弯弯曲曲的一道天光,故名“一线天” 。洞口宛如巨兽之嘴,进洞后向往外,又如巨兽之眼 。一线天分左右两条路线,下图呈现为右线 。
出一线天不远处是虎啸岩,巍然独耸,四面陡峭,周围怪石峥嵘,青藤垂蔓,独具泉石天趣 。
附近还有座天成禅寺,一座观音像雕于岩壁之上,比贡于寺庙的观音更具震撼 。
穿茶从,绕奇峰,下山乘车(可以不买较贵的景区大巴,公交车也到部分景点),来到武夷宫 。
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又名会仙观,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神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 。前临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构林立,此处是九曲溪漂流的终点,为游客集中辐辏之处 。
宫内有座武夷春秋馆,馆中展示有武夷山重大历史事件、历代名人和民俗风情,包括上文提到的彭祖开山、理学大成以及闽越文化、汉武帝封禅、摩崖石刻、茶文化、武夷双遗等等,从中可以重温“武夷春秋” 。
(彭祖开山)
因为武夷岩茶名气很大,这里把馆中了解到的茶文化多写几笔:武夷茶在南北朝(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 。元大德六年(1302年),于九曲溪畔设置御茶园 。明代罢造龙团,改蒸青团茶为炒青散茶,随后有改制三红七绿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的岩茶 。武夷岩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十七世纪远销西欧,蜚声四海 。
上文提到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不仅是因为母树珍稀需要保护,更是因为以大红袍为代表的乌龙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乌龙茶有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而大红袍在其中出类拔萃 。
武夷宫中还有仿古宋街和柳永纪念馆 。柳永是宋朝词人,写得一手婉约好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出自其手,不来武夷山不知道,原来一代祠宗的家乡就在这里!
武夷宫向北穿过万春园,又遇一池碧水,丹霞石柱倒影湖鉴,美如桂林山水,湖畔有寺名止止庵 。
武夷山止止庵位于一曲水光石后,传说是道教仙人修炼之所,为道教第十六洞天 。
止止庵位于一曲水光石之后,由于环境绝佳,又有高士驻足,因此风流相继,屡有道众居此,甚至还有道士在此遇仙、获异书等神话 。
过止止庵沿湖前行,来到大王峰脚下 。在一整天如心电图般的上山下山后,即将攀登今日的最后高峰,眼前的是密林掩映、一望无头的幽深小径,期待的是大王峰顶红霞满天、辉煌落幕的夕阳西下 。不多说,爬!
大王峰又称“纱帽岩”,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 。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山三十六峰中有“仙壑王”之称 。峰顶古木参天,有天鉴池、投龙洞等遗址 。
(远眺大王峰)
一开始的小径还算平缓,越往上越狭窄陡峭,居高不仅要思危,还要有不畏难的准备 。
高处不胜寒,但胜在美 。爬到顶时正好日落,山景如缥缈水墨 。
山顶还可俯瞰九曲溪和武夷山城区,这个角度下水泥丛林显得微不足道,心胸为之一阔 。
下山已入夜,我去的时候临近去年的春节,武夷山夜烟花绚烂......
次日的重头戏是九曲溪漂流,漂流不是全天都有,清晨时间还早,我们先去转转水帘洞 。
下车后漫步“天心问禅”慢游道,一路绿茶一路山,一路禅机一路参,茶禅一味,品着不觉就到了水帘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