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
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 。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
《竹节人》的课文大意
1、本文一共分为四段,段意如下:
第一段(1—2自然段):写竹节人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之一 。
第二段(3—7):写制作竹节人的情景 。
第三段(8—19):写“斗”竹节人的情景 。
第四段(20—29)写“斗”竹节人被老师发现,下课后,我们又偷窥老师也喜欢我们制作的竹节人 。
2、《竹节人》主要内容:文章围绕“竹节人”,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形,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
竹节人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 。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
扩展资料:
《竹节人》赏析:
作者写破旧的课桌,一方面是交代玩耍竹节人的主要场地,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竹节人作为玩具带给我们不可或缺的童年乐趣 。
因为玩具的稀缺,更因为“新鲜的玩意儿”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而竹节人是“我”印象最深的玩具,在无处可买的现实下就自己动手制作,从而表现出竹节人在作者童年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
六年级语文竹节人主要内容六年级语文竹节人主要内容为:
1、六年级竹节人主要内容是文章围绕“竹节人”,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形,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
2、《竹节人》还通过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心态的喜悦与满足,同时通过老师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对于“我们”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而深感自豪 。
3、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孩子们通过自己做玩具,玩玩具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极大的乐趣,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玩具大部分都是买的,但其中的乐趣似乎不如文中的孩子们那样强烈 。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过去人们自制的玩具——竹节人,珍惜现在拥有的,从生活中发现乐趣 。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失竹节人的情景 。
5、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