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厥阴病愈,囊从少腹微下,
厥阴之脉病愈,大气已去,故囊渐下也 。
平按:《素问》、《甲乙》“愈”作“衰”;“从”作“纵” 。
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
至十二日大热之气皆去,故所苦日瘳矣 。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 。
量其热病在何脏之脉,知其所在,即于脉以行补泻之法,病衰矣 。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泻而已 。
未满三日,热在三阳之脉,皮肉之间,故可汗而已也 。三日以外,热入脏腑之中,可服汤药泄而去也 。
黄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 。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而热相合,故有所遗 。
强,多也 。遗,余也 。大气虽去,犹有残热在脏腑之内外,因多食,以谷气热与故热相薄,重发热病,名曰余热病也 。
平按:《素问》、《甲乙》“而热相合”,“而”作“两” 。
黄帝曰:善 。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顺,可使必已 。
逆者难已,顺者易已,阴虚补之,阳实泻之,必使其愈,以为工也 。
平按:“顺”《素问》作“从” 。
黄帝曰:病热当何禁?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
肉热过谷,故少食则复;谷热少肉,故多食为遗也 。
黄帝曰:其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足太阳、足少阴,表里共伤于寒,故曰两感 。冬日两感于寒以为病者,脉之应手及病成形,其事何如也 。
平按:“两感”上,《素问》有“病”字 。
岐伯曰:两伤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
冬感寒时,阴阳共感,至其发时,还同时发也 。故至春发,一日则太阳、少阴俱病也 。足太阳上头,故头痛也 。手少阴上侠咽,足少阴侠舌本,手太阳络心循咽,故令口干 。手少阴起于心中,足少阴络心,手太阳络心,故令烦满 。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伤寒论》作烦满而渴四字 。”
病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肠满身热,不食谵言 。
谵,诸阎反,多言也 。手阳明属大肠,足阳明属胃,足太阴属脾络胃,手太阴络大肠循胃,故令肠满身热,不食多言也 。
平按:“不食谵言”①《素问》、《甲乙》作“不欲食谵言”,《素问》王注:“谓妄谬而不次 。”新校正云:“杨上善云:多言也 。”与此正合 。
①“不食谵言”,萧本原无 。今据文义加 。
病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水浆不入,则不知人,
手足少阳皆入耳中,故令耳聋 。足厥阴环阴器,足少阳绕毛际,手少阳历三焦,故令囊缩厥也 。手少阳布膻中,足少阳下胸中,足厥阴循喉咙后,手厥阴起胸中属心包,故令浆水不下,不知人也 。
平按:《素问》、《甲乙》“厥”上有“而”字 。
六日而死 。
三阴三阳俱病,气分更经三日皆极,故六日死也 。
黄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气分极者,脏伤腑塞,营卫停壅,后三日死,其故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之长也 。其气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
胃脉足阳明主谷,血气强盛,十二经脉之主,余经虽极,此气未穷,虽不知人,其气未尽,故更得三日方死也 。
【陈旧热病是什么病 什么是热病】平按:《素问》、《甲乙》“经”下有“脉”字 。
- 尴尬的反义词是什么 郑重的反义词是什么
- 10岁儿童刚入睡时抽搐 癫痫病是什么引起的
- fits是什么意思 belt是什么意思
- 广袤无垠的意思是什么 眼花缭乱的意思是什么
- 一只眼睛可以卖多少钱 义眼是什么
- 风姓 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 付之一炬是什么意思 信誓旦旦什么意思
- 恶劣是什么意思 长途跋涉什么意思
- 今年最火的衣服是什么衣服 今年流行什么服装
- 9月15日是什么节日 7月12日是什么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