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现象( 二 )


“全都是为了你好”的爱,如果也叫爱,那是挺可恨、可怕的 。
我们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见证了不少这样“可恨的爱”的教育模式 。前不久,爆料的留美研究生王猛写给父母的控诉信(他是理科状元考入北大、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了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 。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即毫无边界的“侵犯”),其文字行间,透视了母亲的爱里,充满着无形的利剑 。王猛,仅仅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一个缩影 。
当然为人父母,他们并不觉得,他们的爱里有什么剑,即便事实上伤及了孩子的情感,他们也是无意识犯下的过 。只是,我爱你,招来的是你恨我,终究最可怜而痛苦的还是父母 。
给恨以出路
人是感情动物,我们必然追求代表一切爱的东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挫败,于是爱恨情仇成为了我们无法逃避的世界 。尤其,当我们内心积攒有恨的情感时,我们(包括当事者、被恨的亲人、爱人)不应压抑、回避,而应承认和容许它的存在,并给以释怀的出路 。
网络,已成为了人们表达各类情感的最直接,最安全的领域 。年轻人在微信公众号发仇视父母的文章,我觉得无可厚非,这正是一种情绪释怀的出口 。奇怪的,总有那么一股道德势力:不应该,不准许仇恨你的父母....但恨的感觉往往不遵从道德,它就在你的身体里 。你越是压它越往上窜 。生活中有些人动辄爱生气,或脾气不好,就是长期积压恨感受的结果 。
那么多年轻人之所以仇视父母,也恰恰是父母过去的以道德强调(道德绑架),迫使孩子压抑感受,隐藏怨恨;当孩子长大,压不住的情感,自会以各种途径表达出来 。就文字表达恨意,相对来说是理性而健康的表达方式 。
原谅或放下,是一种能力,需要时间,需要成长勇气;仇恨的释怀,也需要时间,更需要宽容的人文环境 。作为成人,我们除了理解年轻人,以微信公号发表文章释怀是可行的,还应学会等待,等待年轻人,通过他们的方式探索自己,成长自己 。
为什么现在社会中,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传颂孝道,百善孝为先,我们从小的教育中,就学到要孝敬父母,一个人要怀有感恩之心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会对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产生仇视和仇恨的心理呢 。仇恨,这是情绪中带着强烈的敌意,孩子形成这种情感的疏离,本质上是对于原生家庭的一种不满,这种仇视现象的产生,与父母的教育和陪伴不当,是有直接关系的 。
【怎么看待现在很多年轻人仇视父母的现象】父母的忽视和冷漠会造成孩子严重的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打压和严厉会造成孩子形成自卑或者叛逆的性格,父母的过度宠爱会造成孩子自私和自我为中心,不可否认我们现在的一些经历,确实会和原生家庭挂钩 。成年之后的种种和童年的经历有着联系,若生活在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中,我们的人格会更加健全,也能够以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去面对困难 。
但是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年轻人之所以迁怒于父母,更多的时候可能就是为了自己的狼狈生活,找一个理由安慰自己,日子之所以这么糟糕,并不全是自己的错 。可能与父母的关系不和谐,对原生家庭的抱怨,孩子对于父母都是爱恨交织的,这种情绪情感上的冲撞,会使得孩子形成心理冲突,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折磨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进步,而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的花销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年轻人,面临都要买车买房的压力,而父母很多都是农民或者是工人,父母赚的钱比别人少,有些年轻人就认为自己的父母能力不行,给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啃老又啃不成,所以对父母很仇视 。
这样导致自己的父母的观点有很大的冲突,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超前消费,总是喜欢透支各种信用卡来买些自己喜欢的物品 。而父母喜欢攒着钱花,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时候父母的观点跟现在的观念有很多的冲突,而且他们还并不觉得错误 。导致了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交流越少,冲突就越来越严重 。
仇视自己父母和家庭的人,不管他们有多大年龄,只能说他们还没有成熟 。心智成熟的人不会抱怨,只会理解生活或者改变现状 。最看不起甚至痛恨那种抱怨自己父母无能无势的人,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自己都已经上有老下有小了,还对于当年的吃不饱穿不好而耿耿于怀,抱怨自己父母无能,没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比别人好 。当你抱怨自己过得不够好,为什么不看看你的父母在吃什么,穿些什么,父母给予你们的关爱和呵护,你能够回馈一半吗,你给自己的父母了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