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尊称为什么他与孟子被并称为什么( 二 )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
扩展资料:
孔子与孟子之间的关系:
孔子与孟子合称为“孔孟”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史记》说: “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
孔孟之间的传承应是:孔子--曾子--子思--子思门人--孟子 。
且现在用“孔孟之道”指代儒家思想 。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儒家经典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孟
孔子和孟子合称什么孔子、孟子合称“二圣”;并称为“孔孟” 。
孔子与孟子并称什么
并称孔孟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 。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
孔子生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 。
孔子和孟子并称孔孟.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什么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人 。早年时,孔子是道家老子的弟子,他曾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带领着一些弟子云游列国,整整十四年 。之后回到鲁国,开设私人讲学,打破了当时教学垄断制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 。
晚年,孔子开始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 。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成为《论语》 。孔子被后世尊奉为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儒家学派的思想,在政治上,他主张列国君王推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在学术上,他推崇孔子,反对道家和墨家 。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宗师 。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向列国君王游说儒家仁政的思想 。但最终无人采用,他回到家乡,和弟子一起著述讲学 。著有七篇《孟子》传世,南宋时期《孟子》称为四书五经之一 。死后,后世人称他为“亚圣” 。
孔子和孟子分别代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人物,分别被称为“孔圣”和“亚圣”,两个并称“孔孟”,因此儒家学派又被称为“孔孟之道” 。
孔子和孟子并称为,孔子和孟子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于孟子和孔子他们应该是关系应该说是徒孙,因为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徒弟,而且他们相同的理念是比较相同的,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孔孟之道”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他们的关系 。
在儒家经典《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与一位叫戴不胜的士大夫之间的对话 。在这个故事中,戴不胜想向齐王推荐一位叫薛居周的贤德的人,因为他认为只要齐王身边有薛居周来辅佐,齐王就不会被小人的谗言所迷惑了 。对此孟子有不同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