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有害物质的水会怎么样 你喝的水里,这些有害物质永远不会消失对吗( 二 )


或许,的人既没有从事需要特别接触PFAS的职业,也没有住在大量排放PFAS污染物的化工厂附近 。但这些“永久的化学物质”已经在环境里累积了几十年,如今体内不含PFAS的地球人可能已经不多了 。既然大家都有,人们更关心的是多与少的问题 。
青藏高原的雨水也不能喝?
随着人类对PFAS毒性的认知不断刷新,人们对PFAS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 。过去20年间,饮用水、地表水和土壤中PFAS的安全浓度上限在急剧下降,就拿全氟辛酸(PFOA)举例:
2002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布的饮用水PFOA安全含量为150000纳克/升 。2016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饮用水中PFOA和PFOS的总浓度上限设定在70纳克/升 。今年6月,美国环保局发表了新公告,将终身饮用水的PFOA安全浓度定为0.004纳克/升 。
一面是安全标准越来越严,一面是环境中的PFAS浓度难以满足标准 。今年8月,斯德哥尔摩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文章,整理了过往研究中、世界不同地区雨水里的PFOA含量 。数据显示,从青藏高原采集的雨水PFOA浓度最低,但仍然有0.055纳克/升,比0.004纳克/升高出十几倍 。假如按照美国环保局的最新指南,可能世界上就没有哪个地方的雨水可以安全饮用了 。

喝了有害物质的水会怎么样 你喝的水里,这些有害物质永远不会消失对吗

文章插图
下雨(图片来源:Unsplash)
而在我国,北京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依据饮用水PFOA/PFOS含量与人体血液中PFOA/PFOS浓度的关系,在2019年给出了一份饮用水建议值:PFOA不超过85纳克/升,PFOS不超过47纳克/升 。这和美国环保局2016年提供的安全标准更加接近 。
2021年,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整合了国内城市55座城市的526个饮用水样本数据,发现华东和西南地区的居民暴露于PFAS的风险偏高 。其中一些城市的饮用水PFOA浓度超过100纳克/升;而在某些氟化工厂附近提取的饮用水,PFOA浓度甚至超过3000纳克/升 。
还能怎么办?
不论如何,我们都很难避免这些“永久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 。有些科学家机智地想到,定期献血的人应该有机会排除血液中的一部分PFAS 。
今年4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招募了285位消防员,也就是经常暴露于PFAS的人士,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 。研究者把这些消防员随机分成三组,一组每6周捐献一次血浆(共9次),二组每12周捐献一次全血(共5次),三组为对照组,什么也不捐 。
喝了有害物质的水会怎么样 你喝的水里,这些有害物质永远不会消失对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Pixabay
结果发现,捐献全血和血浆都可以让血清中的PFAS含量显著下降 。实验结束后,全血捐献者的血清PFAS水平降低了10%;而血浆捐献者的血清PFAS水平降低了30% 。而对照组消防员的血清PFAS浓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
听上去,这是一种免费好用的“排毒”方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献血 。那么,还是需要从源头避免将PFAS吃进体内 。只把它们从水中过滤出去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妥善的降解方案,PFAS终究会回到环境当中 。
既然被称作“永久的化学物质”,PFAS现有的降解条件十分苛刻 。比如,在极端高温和高压之下,它们会被分解,但这样的方式非常耗能且昂贵 。不过今年8月,(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能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分解PFAS的新方法 。
面对全氟羧酸(PFCA)时,研究者并不急于破坏那些强劲的碳-氟键,而是盯上了分子一端的含氧基团 。将PFCA放进120℃的二甲基亚砜(DMSO)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加热,在氢氧化钠存在的情况下,PFCA便会发生脱羧反应,就像“斩首” 。在那之后,氟原子会一个一个从分子上挣脱出来,形成氟离子——科学家说,这是氟元素最安全的存在形式 。
反应的产物除了无机氟化物之外,就是一些有机小分子,那些“永久”的污染物消失了 。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科学》杂志 。当然,这还没到终点,全氟羧酸只是PFAS中的一个大类(PFOA属于此类),接下来科学家还要继续解决其他类别的PFAS 。
封面来源:Pixabay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 /doi/10.1021/acs.est.2c02765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0905
https://.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bm8868
https://academic.oup.com/aje/article/176/10/909/93256
https://.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55514/
https://.jhep-reports.eu/article/S2589-5559(22)00122-7/fulltext
https://enveurope.springeropen.com/articles/10.1186/s12302-020-00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