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民族文化含义( 二 )


重阳节习俗
唐朝诗人王维一首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除了把自身思乡怀亲之情倾诉,还把当时重阳节的习俗道明 。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曾有无数人赋诗吟诵 。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都曾借重阳习俗感怀时事,念起故人 。九月,秋高气爽,这个时候登高望远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
赏菊、喝菊花酒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放的季节,因此,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此期间,常常举办各种赏菊大会,吸引着全城的人争相前往,觥筹交错之际,赋诗抒怀 。菊花素来有养生的成分,用菊花制成的菊花酒,也因此成为重阳节的特饮,含“祛灾祈福”的寓意 。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一座宝塔,顶头还要做两只小羊,以表“重阳”之意 。古人常在这天,将重阳糕搭在儿女的额头上,口中默念子女百事俱高的祝福语。
插茱萸
插茱萸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本身是一种植物,茱萸味道浓郁,可驱虫、逐风邪,将其制酒可养身祛病 。古人认为九月九是逢凶之日,这一天将茱萸带在身上可辟邪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