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必吃的食物有哪些( 三 )


13、粽子
过年包粽子吃粽子是广西、浙江等一些农村才有的习俗,寓意“包中” 。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大都会包一些,用来预祝自家的孩子将来能“高中” 。
14、黄豆芽
黄豆芽,苏州人还给它取了个好名,叫“如意菜” 。上海、苏州人的年夜饭席上一定少不了“如意菜”,祝愿新的一年“称心如意” 。另外,黄豆芽是发芽菜,象征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 。
春节必吃的食物有什么3饺子
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几乎家家如此 。这一顿饺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样 。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 。吃饺子就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
这个风俗开始于明朝初年,原来“交子”的谐音便演变为“饺子” 。初一破晓,北方人家家户户吃饺子,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 。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 。
年糕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品,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 。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 。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 。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 。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 。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着名 。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 。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 。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 。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 。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
春饼
春节吃什么传统食物?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 。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 。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 。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 。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 。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 。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 。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
长面
说到春节吃什么传统食品,长面也是其中一种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 。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现在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 。到唐代以后开始用 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 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 。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
过年各地吃什么
1、北京:春饼
大年初七这一天北京人讲究吃春饼,俗称“咬春” 。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
2、东北: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 。粘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 。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门打猎时的食物 。这要全家人一起在年前包完,并在过年一起吃,预示着全家幸福、美满、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