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大棚的建造方法( 二 )


3、水分和湿度:蘑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来源于培养料覆土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 。在蘑菇菌丝生长阶段 , 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 。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 , 绒毛菌丝多而纤细 , 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培养料内氧气含量减少 , 蘑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 。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 , 过干会影响菌丝体和幼菇发育 , 并使蘑菇品质下降 。出菇期间 , 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 。若超过95% , 菌盖上会长期留存水滴 , 容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硬 , 甚至发生龟裂 , 易空心;若低于50% , 小菇蕾会枯萎死亡 , 停止出菇 。
4、空气:蘑菇属好气性真菌 , 无论是菌丝生长阶段还是子实体发生期间 , 都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 。在发菌阶段CO2浓度应控制在0.034—0.1%内 。出菇阶段若超过0.1% , 则菌盖小 , 菌柄细长 , 极易开伞;若CO2浓度高于0.5% , 就会抑制子实体分化 , 停止出菇 , 同时培养料内的绒毛菌丝生长旺盛 , 长到覆土的表面 。因此 , 应及时通风换气 , 供以充足的新鲜空气 。
5、光照:蘑菇生长不需要光线 , 整个过程可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进行 。在黑暗环境下长出的子实体颜色洁白、朵形圆整、质量较好 。但子实体生成时 , 最好能有散射光的刺激 , 此时 , 菇房光线也不宜过亮 , 如光线过亮菇体表面易干燥变黄 , 品质下降 。
6、酸碱度(PH值):蘑菇菌丝在PH值5.8—8.0之间均可生长 , 最适宜的PH值是7左右 。由于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碳酸和草酸 , 这些有机酸积累在培养料和覆土层里会使菌丝生活的环境逐渐变酸 , PH值下降 。因此 , 在播种时 , 培养料的PH值应调节至7.8—8.0之间;土粒的PH值调至8.0左右 , 这样既有利于菌丝生长 , 又能抑制霉菌的发生 。
二、要点
流程:备料→预湿→建堆→翻堆→作床→进棚→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一)培养料的配方及对各种料的要求(按240m2计算)
1、配方:稻草2900kg、干牛粪2900kg、尿素40kg、碳酸氢铵25kg , 过磷酸钙75kg、石灰100kg、饼肥100kg 。总计6050kg , 每m233.6kg 。
2、培养料的准备:(1)稻草要选择鲜黄无霉变 , 晒干 。凡是霉烂被雨淋过的稻草均不能用 。
(2)牛粪的纯度要求在80%以上 。如含土多 , 要适当增加牛粪的用量 。边收集、边晒干 , 粉碎后备用 , 防止霉变和雨淋 。牛粪粉碎后粪团直径不超过1cm , 牛粪最少也不能少于500kg 。
(3)粪草的比例一般为4:6或5:5 , 粪少草多时应加饼肥 。
在配制培养料中 , 粪过多、草少 , 培养料通气差;而草多粪少、培养料虽通气性好 , 但养分差 。因此堆制时 , 除粪草外 , 还应增加饼肥和化肥 , 以补充养分 , 增加松透性 。
(二)培养料堆制前的处理方法
1、发酵时间:用稻草加牛粪堆料发酵 , 需要20—25天 。
2、培养料的预湿:先把稻草切成15—30cm长 , 浸入水中30分钟左右捞出 , 堆放1—2天 , 每天在表面喷水2次 。
3、预堆:稻草预湿1—2天后 。把预湿的稻草铺成宽2.2m 高 30 cm长18m的堆 , 然后在稻草的表面撒一些石灰 , 用水喷淋一次 , 使石灰粉渗入稻草内 , 再撒上少量的碳酸氢铵 , 然后再铺上一层稻草 , 如此类推直到堆完 , 每次一般用4kg碳酸氢铵和8kg石灰 。
4、其他料的预湿:稻草预堆前一天将牛粪、饼肥、用1%的石灰水调湿 , 含水量为手握料 , 指缝间有水滴2—3滴即可 。
(三)建堆及翻堆
1、建堆前的准备:建堆前把过磷酸钙、尿素、石膏、碳酸钙 , 粉碎后混合均匀 , 然后再与预湿好的牛粪、饼肥 , 充分混合 , 配成混合料 。
2、建堆:预堆后2天进行 。建堆时含水量以用手拧稻草后滴4—5滴水为宜 。把预湿后的稻草铺在地面上 , 厚度30cm , 宽度2.2m , 长度18m , 然后再撒上混合料 , 用量为配合总量的1/6 。从第二层到第六层稻草每层厚度均为30cm 。混合料的用量每次都是总量的1/6 , 操作与第一层一样 。建堆高度为1.8m , 堆顶成龟背形 。堆料时要作到底层不浇水 , 中层少浇水 , 上层多浇水 , 一直到料堆周围有水溢出为止 。一般这样堆的料在第4天左右 , 料温会升到70℃左右 。培养料堆制后用草帘覆盖 , 下雨前用塑料薄膜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