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怎么死的( 二 )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还没遇到明主,不值得自己出山 。
终于,他还是认可了刘备,跟随刘备之后,庞统也是从基层做起,起初做了个小知县,靠自己过人才智一路成为了刘备的左膀右臂 。演义中说庞统是因为刘璋邀请刘备帮他防备张鲁,张鲁被击退之后,刘璋就想赶刘备走,答应的粮草没有按时交付,刘备很生气但是没有发作,此时庞统献计可先拿下西川,但是被刘备拒绝,因为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以仁义为本,而现在为了荆州之事,他失信于天下,刘备的心里非常伤心,他也想取了西川,那样就可以将荆州还给东吴,但取西川要师出有名才行,不然会遭天下人谩骂 。
庞统听到刘备肺腑之言后,心里非常的感动,他想不到刘备到现在还能坚持仁义两字,他觉得非常的难得,于是庞统就跟刘备说:“主公,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师出有名取西川 。”
于是就有了庞统骑着刘备的马走到落凤坡被乱箭射死这个故事,但是演义终归是演义,与史实还是有差距的 。
历史上庞统并非死于落凤坡,历史上的庞统是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作为刘备的主要助手,协助指挥全军,取白水,袭涪城,夺绵竹,节节胜利,进围雒城,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直到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 。
虽然,凤雏的能力不在诸葛亮之下,但是无奈运气实在太差了,所以就跟了刘备五六年就在一场不太重要的战役中不幸身亡 。
所以说人不是机器,训练再精确也会出现失误,而庞统自小研习兵书战策,却少经战阵,缺乏实际战斗经验,是战略家,而非战术家,所以,应对具体战斗,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略差一筹,其次,西川地理形势复杂,对西川地形不熟悉,缺乏向导,只是凭一张图纸,难以和在西川长期生存的本土军队相比,所以,地利上输了一筹,其三,庞统立功心切,缺乏慎重的思考,有冒进心里,所以,料敌上太过粗疏,已至战败殒身 。
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得天下,如果凤雏不是不幸身亡的话,统一的霸业能否属于刘备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
庞统是怎么死的 ?死在哪里?在攻城的过程中,庞统不慎中了一箭,最终因箭伤死在营帐中 。
在真实的历史中,庞士元的死因与小说里有较大的出入 。当时的蜀军主力围攻雒城(今广汉市),然而在攻城过程中守军负隅顽抗,十分难对付 。不得已之下,刘备派出了庞统,由他来统领攻城军 。
历史庞统形象
历史上,著名人物死于小人物手中的情况不胜枚举,这也难免会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给庞士元一场壮烈的死亡,罗贯中先生脑洞大开 。
在小说中,庞士元的形象更有血有肉,为了争得先入西川的头功,庞士元主动请缨带领先锋军闯入落凤坡 。然而,等待着他的,却是敌方伏兵万箭齐发 。
“万箭”比“一箭”更加震撼,读者更易于接受这种波澜壮阔式的英雄结局 。更巧妙的是,罗贯中先生通过这一事件,从侧面衬托出了孔明“下知地理”的能力 。孔明早就听闻此地的大名,也曾规劝过庞士元谨慎行事,然而庞士元意在争功,丝毫没有理会诸葛亮的好心 。
《三国演义》中,人称“凤雏”的庞统因何而死?在《三国演义》中,庞统是死在了张任的箭下,在影视作品当中,传统的死似乎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初的刘备特别想要拿下益州,可是此时的益州是归刘璋所有,刘璋和刘备同是刘氏宗亲,刘备一直以来又打着仁义的大旗,所以此时刘备又没有夺取益州的借口,如果刘备强行去攻打益州,那必定会让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这是刘备所不愿意看到的 。
而在这个时候,庞统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在刘备率军撤回荆州的时候,庞统也是料到刘璋必定会派军队伏击他们 。于是便骑着刘备的马走在最前面探路,此时埋伏在山上的张任看见有人骑着刘备的马,便错把庞统当成了刘备,直接下令射杀,也就是说庞统其实是替刘备死的 。而在庞统死了之后刘备自然也就有了攻打益州的借口了,此时的刘备便打着为军师报仇的名号杀进了益州 。
当然了,这其实只是影视作品当中的描述而已,在真正的历史上并非如此 。在历史上,庞统其实想要早点建功立业,于是便请命和刘备一起出征 。在攻克雒城的时候,庞统不小心中箭死掉了,庞统死的时候是36岁,而刘备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自然也是特别的惋惜,后来刘备也是为了表彰庞统对蜀汉的贡献,于是便让庞统的父亲成为了议郎,随后又担任了谏议大夫这个职务 。所以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其实传统是有一些贪官冒进的,所以最终才会死于非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