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起源于什么,春联的来历( 二 )


五代时 , 西蜀的宫廷里 , 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据《宋史·蜀世家》说 , 有一年春节前 , 后蜀主孟昶让学士章逊题写桃木板 , 因为嫌章逊写得不太好 , 便自己提笔写出“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 , 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后来 , 由于纸张大量生产 , 桃符的制作 , 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 , 叫"春贴纸" 。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
“春联”一词的出现 , 则是在明代初年;贴春联的年俗也是兴起、盛行于明代 。据《簪云楼杂记》记载:“春联之设 , 自明太祖始 。帝都金陵 , 除夕忽传旨 , 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太祖微行出观 , 以为笑乐 。”据说 , 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 , 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 , 来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 , 朱元璋微服巡视 , 挨家挨户察看春联 。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 , 他就非常高兴 , 赞不绝口 。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 , 朱元璋很是生气 , 就询问什么原因 , 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 , 过年特别忙 , 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 , 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就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 , 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 , 又路过这里 , 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 , 就问是怎么回事 。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 , 我们高悬在中堂 , 要每天焚香供奉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 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 。另外 , 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 , 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 , 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 , 才兼文武世无双 。”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 , 翰苑文章第一家 。”由此可见 , “春联”的得名和推广 , 是因为皇帝身体力行 , 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 , 广大群众的传播 , 春节贴对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

春联起源于什么,春联的来历

文章插图
关于春联的来历有哪些春联 , 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 , 桃符长六寸 , 宽三寸 , 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 , 造桃符着户 , 名仙木 , 百鬼所畏 。”所以 ,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 , 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 , 宫廷里 , 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 辛寅逊题桃木板 , “以其非工 , 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 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 , 也有说是 辛寅逊或 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 。直到宋代 , 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宋代 , 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 , 叫“春贴纸”和“春联”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 在明代开始盛行 , 到了清代 ,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春联起源于什么,春联的来历

文章插图
春联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春联的来历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 。据《后汉书·礼仪志》说 , 桃符长六寸 , 宽三寸 , 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 , 造桃符著户 , 名仙木 , 百鬼所畏 。”五代时 , 西蜀的宫廷里 , 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 , 即桃符也 。”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 后渐渐发展为春联 , 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