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在哪个省,洞庭湖在哪( 二 )


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 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 , 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 , 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 。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 , 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 。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 , 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 。水位变幅达13.6公尺 , 有「霜落洞庭乾」之称 。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 , 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 , 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 , 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 。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 , 土地肥美 , 气候温和 , 雨水充沛 , 盛产稻米、棉花 。湖内水产丰富 , 航运便利 。
洞庭湖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 。洞庭湖因泥沙淤积严重 , 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个部分 。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 , 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 。湖区土质肥沃 , 气候温和 , 雨量充沛 , 自然资源丰富 ,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1]
二、历史演变
发育过程
先秦─汉晋时期 , 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 , 湖面分割缩小 , 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 。公元4~19世纪 , 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 , 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 , 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 , 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 , 周极400余公里 , 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 。百余年来 , 长江数次大水往 南溃决 , 形成四口分流局面 , 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 , 湖泊迅速淤塞萎缩 , 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 。80年代以来 , 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
洞庭湖区习惯上是指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尾闾、长江入湖口洪道以及受堤垸保护的区域 , 地跨湘、鄂两省 , 总面积为18,780平方公里 , 其中湖南省境内15,200平方公里 , 占总面积的80.9% 。湖区范围内 , 水域包括天然湖泊、垸内湖泊、洪道等 , 陆地主要为耕地 。洞庭湖天然湖泊仅占湖南省境内湖区总面积的17.7% , 而全盛时期的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为6000平方公里)可占湖区总面积的39.5% , 由此可见洞庭湖正在急剧萎缩 。其间 , 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 。
1.湖盆的形成 洞庭湖区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盆地 , 西北部接受海陆交替沉降 , 东南部则长期隆起 , 喜马拉雅运动使第三纪岩层发生断裂、拗陷 , 盆地扩大 。此时 , 湘江、资、沅、澧四水形成 , 流注湖盆 , 形成湖泊群 。
2.湖盆的扩大在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 , 湖盆区域的地壳运动以下降为主 , 湖盆扩大 , 但湖水不深 , 属断陷式浅水型湖泊 。公元450-524年 , 荆江太平、调弦两口溃决 , 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 , 开始干扰洞庭湖水系 , 迫使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 , 湖泊扩大到五百里 。唐宋时期 , 随着荆江北岸“云梦泽”的消亡 , 洞庭湖继续扩大 , 南连青草湖后 , 又西吞赤沙湖(今南县附近) , 横亘七八百里 , 成为汪洋浩渺的八百里洞庭 。
3.湖盆的衰退 1852年起 , 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 , 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 。约占荆江45%的泥沙 , 经由四口排入洞庭湖 , 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积 。洲土发育快 , 人工围垦日盛 , 湖盆开始逐渐萎缩 。经过100年时间的演变 , 洞庭湖由全盛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缩至今日的2625平方公里 。
洞庭湖水域具有生活饮用、航运、渔业养殖、工业、农田灌溉、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用途和功能 。它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江河吞吐器” , 除了调蓄、滞洪外 , 每年还接纳来自沿湖和三口四水上游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此外 , 还要接纳从各入湖河道输入的成千上万吨污染物 。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渔业基地 , 除了几百个内湖渔业、水产养殖场外 , 洞庭湖还是天然的淡水渔业养殖场 。根据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 , 目前湖区已建成大小水库4409座 , 塘坝43.89万座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 致使洞庭湖水位变幅不一 , 形成了特殊的“洪水一大片 , 枯水几条线”的湖泊自然景观 。